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所以,朱常洛不后悔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依然还是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时不我待啊!
朱常洛不去推进蒸汽革命的发生,泰西就会在巨大的历史惯性下走上蒸汽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道路。
到时候被工业技术武装到牙齿的泰西人恍然间发现了曾经以为的东方庞然大物竟然是一只如此虚弱和营养不良的狮子时,他们肯定会像是闻到了腥味的鲨鱼一样,疯狂的撕咬在大明身上!
而大明的命运已经被朱常洛推的有些偏转,若是以后的大明不能继续引领时代,朱常洛真的不敢相信几百年还会不会再有一群仁人志士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为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寻找出路?
朱常洛不敢赌后人的觉悟,所以,他现在能做的想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把自己想到的事情做到前面,并且形成一股大势和一股浩浩荡荡的潮流,让这股大势和潮流继续代替着朱常洛去推动着大明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远航到了朱常洛也遥不可及的星辰大海之中!
当然,这些也不过是朱常洛的幻想罢了。后人如何做,后人如何选,等到朱常洛死了之后,他也不会知道了。
所以,对于朱常洛而言,还是尽力的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就好了。
萧如薰很快的就从军机处的值房里到了乾清宫这边。
到了乾清宫后萧如薰恭敬参拜道:“臣军机大臣兼大明海军总办参见圣太子殿下。”
“平身。”
朱常洛活动了一下身体的关节,换了一个舒适点的姿势,将手中的奏折轻轻放下,然后看着跪拜在地的萧如薰。
萧如薰听到朱常洛的声意后,再拜道:“谢殿下。”
等到萧如薰起身之后,朱常洛就问道:“宝船试航的事情怎么样了?”
萧如薰听到朱常洛这么一问,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萧如薰据实回禀道:“回殿下,宝船试航一切顺利,经过两年的调试和磨合,直隶水师现有的三艘宝船全部完成试航,可以进行任何任务的行动。”
朱常洛满意的一笑,这正是朱常洛所期待的结果。
天津卫造船厂新建的宝船是和永乐时期郑和的宝船有所区别的。
那时候的宝船虽然也巨大无比,但是在动力和火器装载方面还是略显不足的。
这次在重建宝船的时候,朱常洛特意的调集了大明的船匠和泰西的船匠相互结合,然后又派出了数学院的学士参与设计,保证了新建造的宝船在不缩减尺寸的情况下,完成了更大装载,更大动力的试验。
不过,这些船说到底也算是一种新型的船只,不经过严格的海试,还是不能够让其承担主战任务的。
毕竟,海军的造价是无比高昂的!
任何一点被忽视的错误都可能会酿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朱常洛也对萧如薰等下了死命令,在直隶水师舰队和宝船之间的磨合没有完成之前,宝船是不能轻易参加任何重要任务执勤的。
现在经过了数年了磨合之后,直隶水师也前后的建造了三艘宝船,最新的一艘的就是朱常洛刚刚提问的那艘。
这首宝船对比前两艘宝船也做了一定的升级,朱常洛让天津钢铁厂也参与了进来,让其为这艘新建的宝船设计开发出一种坚固防腐的铁甲钢材用于此船的船首船身之上。
虽然,这样的铁甲船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先例,但是,如此庞大的铁甲船还尚属首次,所以,不管是萧如薰等执行者,还是朱常洛对于此船的海试结果都是无比重视的。
现在听到萧如薰说海试完成了,朱常洛的心情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朱常洛说道:“好!萧卿辛苦了。这首宝船是萧卿和直隶水师等倾尽心血的作品,孤深感欣慰。大明能有萧卿这种敢于尝试的海军总办,是大明海军之福!”
“等到将来这种披甲战船都能列装进大明的水师舰队之中,萧卿是功不可没的!”
萧如薰听到朱常洛对他如此的夸奖,顿时受宠若惊,“臣不敢,臣一切都是按照殿下的指示办事,大明海军的建立和直隶水师的强大都是在殿下的高瞻远瞩的英明领导下完成的。臣不过就是殿下用来完成大明海军建设的工具,臣不敢居功。”
朱常洛笑了,“萧卿有些自贬了,如此功劳孤岂能一人独占?没有卿等的积极配合,孤也难有今日之成就。况且,就算卿认为自己是工具,那也是大器!如此大器之才,孤岂有不爱之理?”
夸完了萧如薰后,朱常洛也开始将话题回转到正题之上。
朱常洛说道:“此次孤叫你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交托给你。孤与父皇欲南归祭祖,向太祖高皇帝回禀大明中兴之盛况。为了安全期间,孤本欲走天津顺运河直流而下到南京的。”
“但转念一想,运河乃是关系到南北命脉的主要所在。若是孤和父皇的龙舟行在运河之上,势必是要耽误运河之上往返于南北之间的漕运粮船。”
“这些年京中的供给虽然已近自足,但孤还不能以此占据百姓生存所依赖之命脉之途。所以,孤决意此次南巡护卫将由直隶水师担任,孤和父皇会乘宝船从天津港一路南下至松江府吴淞口入长江,直达南京。”
萧如薰万万没想到皇太子殿下竟然要和万历皇帝一起走海路!
这其中的干系可是天大的!
自古以来都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而海事多危险,虽然,宝船坚固,直隶水师无敌,但是面对广阔无垠的大海,依然还是渺小无比。
万一行驶到了深海之中遇到了不可预测的风浪,萧如薰及直隶水师等就算有一万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所以,萧如薰也吓的一个激灵道:“请殿下收回成命!海路多险,殿下乃万金之躯,岂能轻易犯险,置江山社稷天下万民于不顾?臣斗胆抗旨,望殿下收回成命,走更稳妥的陆路和运河才是万全之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