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4章 金属加工方法革变,下一个研发重点  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只需要三五台设备,如果生产无故障的话,一个月时间内就能完成制造任务,而且优化设计后,重量可轻10%以上。

    若是采用传统制造方法,半年时间内都不一定能搞定。

    采用金属3D增材制造方法,可以大大缩短生产周期,那几百万近千万元的加工费,根本不是事儿。

    只要星海集团愿意降低加工价格,这个市场规模就非常大,只要产能足够,光搞代加工,一年随随便便拿下一百亿美刀的订单。

    没错,就是一百亿美刀以上!

    按照沐阳给上飞公司的报价,就相当于4万吨金属材料的加工量!

    仅需要500-1000台金属增材3D设备,几千名员工。

    当然,这只是沐阳的理想估算,或者说,他低估了这个市场,反正有很大搞头。

    如果他这么搞,全球所有从事金属3D增材设备的企业多半要倒闭。

    卖设备?

    在前期,那是不可能的,卖贵了没有客户愿意买,而且买的客户,肯定是同行买回来拆解研究。

    每台设备可以产出一千万美刀的产值,卖便宜了,沐阳也不乐意,而且,别人有了这一类设备,加工实力发生质的提升,这类设备就跟光刻机一样,最好自己垄断。

    想到这点,沐阳回办公室,让战略部门再好好调研一下。

    同时,公司研发金属3D增材设备成功,可以转到下一个研发重点:顶尖数控机床!

    工业母机,是时候搞一搞了。

    而且,伺服电机和编码器的研发成功,也是时候攻研工业机器人了。

    这章节有些硬核,如果发现数据有错,请提出来,老农立刻修改。

    今天有验厂工作,事情比较多,耽误了更新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