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93章 动土里的爱情  大国军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庄园的铁艺大门在雪地里泛着冷光,叶帅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收紧。肖迪侧头看他,他喉结动了动:

    “我妈和姥爷……对婚姻看得很重,尤其是姥爷,总觉得联姻能稳固些什么。”

    肖迪指尖在车窗上画着圈,玻...

    才让卓玛站在北京的会议室里,窗外的风卷着几片枯叶掠过玻璃,她看着投影幕布上显示的“国际草原治理交流中心筹建方案”,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输出经验的层面。”她对发改委的几位负责人说道,“这个中心不仅要成为国际草原治理合作的平台,还要具备科研、培训、技术输出和政策咨询的综合功能。”

    一位年长的官员点头:“你这个想法很好,但落地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农业部、生态环境部、外交部,还有科技部,都得参与进来。”

    “我已经和农业部的专家沟通过。”才让卓玛翻开手边的资料,“他们愿意提供草原生态恢复的核心技术团队。生态环境部也表示,愿意将我们前期的生态积分模型纳入国际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框架。”

    “那外交部呢?”另一位官员问。

    “我下周会去一趟日内瓦,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进一步沟通。”才让卓玛语气坚定,“同时,我们也计划邀请第一批来自肯尼亚、乌兹兰、蒙古和哈萨克斯坦的代表来华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我们的治理成果。”

    “你们打算怎么安排考察路线?”发改委的负责人问道。

    “第一站是玉树,让他们了解生态学校和合作社的运作模式。”才让卓玛回答,“第二站是内蒙古,重点展示草原轮牧和生态积分兑换机制。第三站是甘肃,让他们看看退化草场的恢复过程。最后,我们会在北京组织一次总结会议,邀请他们提出合作意向。”

    “听起来很系统。”那位年长的官员沉吟片刻,“但资金问题你怎么解决?这可不是小数目。”

    “我已经向国家开发银行提交了项目融资方案。”才让卓玛说道,“同时,我们也计划引入社会资本,比如绿色基金、环保企业,以及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公益组织。”

    “这倒是个可行的方向。”发改委的负责人点头,“我们会尽快召开专题会议,协调各部门意见。如果顺利,年底前就能批复。”

    才让卓玛离开会议室时,天已经黑了。她站在发改委大楼前,看着夜色中的北京,心中却无比清晰。她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中央,而这场草原治理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几天后,她再次启程前往日内瓦。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她与各国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签署了《全球草原治理合作备忘录》。这份备忘录不仅确立了中国在全球草原生态治理中的主导地位,也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回到国内后,她立刻着手筹备国际草原治理交流中心的选址工作。

    “我们打算在玉树建立主中心。”她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道,“那里是草原生态治理的发源地,也是我们经验的起点。同时,我们会在内蒙古、甘肃、新疆设立分中心,分别负责不同的研究和培训任务。”

    “人才方面呢?”小林问。

    “我们已经和青海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意向。”才让卓玛答道,“他们会为我们提供生态学、农业经济、环境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同时,我们也会从国外引进一些高端人才,比如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的草原治理专家。”

    “这需要时间。”老张提醒道,“国际人才引进的流程比较复杂。”

    “我知道。”才让卓玛点头,“但我们不能等。先从国内团队做起,等中心初具规模,再逐步引进国际人才。”

    会议结束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拉萨,参加西藏生态合作社的第二期培训结业仪式。

    仪式现场,几十名牧民学员整齐地坐在礼堂里,脸上写满了自豪与期待。

    “我以前只会放牧。”一位学员站起来发言,“但现在,我学会了使用卫星遥感设备,知道怎么监测草场健康,还学会了怎么和电商平台打交道。”

    “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变化。”才让卓玛微笑着说道,“你们不仅是草原的守护者,更是草原的管理者。未来,你们会成为生态合作社的骨干,带领更多牧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仪式结束后,她特意走访了几户牧民家庭。

    在一家牧民的帐篷里,她看到一位小女孩正在用平板电脑学习生态课程。

    “她叫格桑梅朵。”孩子的母亲骄傲地说,“她是我们家第一个上生态学校的孩子。”

    “你将来想做什么?”才让卓玛蹲下身,轻声问。

    “我想当科学家。”小女孩眼睛发亮,“我想研究怎么让草原变得更绿。”

    才让卓玛笑了,轻轻摸了摸她的头:“那你得好好学习,将来去大学深造。”

    离开牧民家时,夕阳正缓缓落下,草原被染成一片金黄。

    才让卓玛站在山坡上,望着远处的天际线,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几天后,国际草原治理交流中心的建设方案正式获批。

    发改委、农业部、生态环境部、科技部、外交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发文,支持这一国家级项目。

    “这是中国草原治理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发改委的红头文件中写道,“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合作,提升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话语权。”

    才让卓玛站在玉树的山丘上,看着工人们在交流中心的工地忙碌,心中充满期待。

    她知道,这片土地,已经不再只是她的故乡,而是世界的草原治理中心。

    而她,也不再只是一个牧民的女儿,而是这片草原真正的守护者。

    风,依旧在吹,吹过山川,吹过河流,吹动了每一个守护草原的人的心。

    而在玉树,在内蒙古,在甘肃,在青海,在新疆,在西藏,一个个生态治理指导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