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4章 文庙(下)  汉末圣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曹昂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本来想反驳的人,此时也无话可说。

    因为仓颉造字,你才能识字,你能说仓颉不伟大,那不是无义吗?

    可这与众人的想法不1样啊,于是众人也不知是该支持还是反对,只得闭口不说话了。

    还是服虔问道:“那咱们主祭仓颉?”

    曹昂笑道:“不仅仅主祭仓颉,还有周公和孔子,这3位先圣先师,当1同主祭祀。”

    大家没经历过1个庙里还有两个主的时代,很是吃惊。

    殊不知后世的同祭多了去了。

    曹昂却不待众人开口便言道:“诸位争论孔子到底是托古改制的‘素王’,还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小子年幼不懂,亦不对此发表意见。

    只是小子想问,若无周公,有今日之道德礼法乎?”

    众人自是称“没有”。

    “那若无孔子,有今日传世之儒门乎?”

    众人亦是答“没有”。

    “既然如此,诸位何必再争论主祭谁,古往今来,几千年历史。可以没有你们,也可以没有我,但可以没有仓颉吗?可以没有周公吗?可以没有孔子吗?

    不可以!

    此3人者,于华夏之文化,做出了最巨大的贡献,无此3人任何1人,我华夏文明如蛮夷1般,不得发扬,不得传承,更无今日你我在此纵论,所以同时主祭这3位先圣先师,有何不可?”

    “善!”

    服虔第1个站出来说道:“曹公此言大善,我等诸人,还拘泥于门户之见,殊不知却是落了下层。仓颉,周公,孔子,俱是不世出的圣人,是天下人传颂的楷模,须得同时主祭这3人。”

    服虔自从来了徐州,便和曹昂达成了1个默契,他为曹昂在文化上站台,曹昂为他在政治上站台。

    服虔的功利心要更重1些。若论地位,他原本是在卢植、郑玄等人之上的,文化界的扛把子在陈球、刘宽等人死后,应该落到他的身上。

    可这些年,眼瞅着卢植、郑玄,甚至是后起的荀爽、陈纪都越过他去,他自是不甘心。

    服虔不认为自己学问差,却觉得是自己出身贫寒,身后无政治力量支持所致。

    所以服虔投向了曹昂。

    虽然曹昂是卢植的弟子,可在服虔看来,曹昂所图甚大,未必跟卢植所求相同。他之于曹昂,或许是第2个刘歆、扬雄。

    而曹昂也需要服虔这种文化圈的老前辈支持。

    曹昂对于服虔的野心也明白的清清楚楚,毕竟历史上的服虔可是参与了陶谦讨李傕联盟,这就不是1个能安心的人。

    不过曹昂乐得如此,大家所求,明明白白嘛。

    有服虔带头,这时孔赞也站出来支持。

    毕竟孔赞看得清楚,孔子的地位是比不过周公的,不可能抢了周公的主祭。若是不能3人1起,怕是孔子就要被赶下主祭的位置了。

    有服虔、孔赞2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出言支持。

    众人倒不是为曹昂说动,1群老狐狸,怎么可能曹昂说上几句就打动。而是曹昂之言,现在看来,是最好的办法。

    不管是古文派还是今文派,谁也争不过谁,而且古文派也承认孔子的地位。若是继续争下去,这事怕是就要黄了,还不如各退1步,确保此事得以实现,至少都能得了文庙的红利。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确定下来。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这次最大的赢家反而是仓颉,着实没有让人想到。不过仓颉也没有什么后人,更没有什么弟子,倒是不必在意,这也是曹昂推出仓颉的原因。

    曹昂可不想除了鲁县孔氏,再来1个侯冈氏(仓颉姓侯冈)。

    确定了主祭,之后陪祭的事情就好处理多了,虽然各家也为了1个位置打生打死,但争议点却没有那么多。

    曹昂就乐意见众人去争。

    这文庙之中,主殿3位主祭,十2位陪祭,东西两侧的连廊,奉祀7十2人。当然不能尽是孔子的弟子,不能因为拜个好老师就鸡犬升天了。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这文庙之中,主殿3位主祭,十2位陪祭,东西两侧的连廊,奉祀7十2人。当然不能尽是孔子的弟子,不能因为拜个好老师就鸡犬升天了。

    比如颜何,颜哙,秦非,步叔乘,琴牢等等等等,事迹都没人知道,就1个“孔门7十2贤之1”的身份,就成了历代顶礼膜拜的圣贤,着实让人啼笑皆非。

    众人报上来了2十余个名额,曹昂挑挑拣拣,心中有了定数,却不说话。

    这时服虔又代表曹昂,举行推举,最后选定颜回、曾参、子夏(法家思想鼻祖)、孔伋、孟子、荀子、伏生、董仲舒、孔安国、扬雄、马融等十1个人。

    颜回、曾参、董仲舒是无可争议的人物;孔伋是孔子之孙;子夏、伏生、孔安国都是儒家典籍传承之人;扬雄是经学集大成者。

    至于孟子、荀子这时候没有什么影响力,可谁让曹昂传的是2人的学问,若是2人是个小喽啰,岂不打曹昂的脸。

    最关键的是,把马融放了进来。

    马融绝对是东汉经学的扛把子人物,但与其他人相比,怎么看都差了1点,但谁让人家是曹昂的师祖。

    十2位陪祭只选出了十1个人,空了1个位置。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专门给卢植留的。

    其实按学问成就来看,郑玄更合适,可还是那句话,谁让卢植是曹昂的老师。众人满是羡慕,又羡慕不来,只得感叹卢植有个好学生。

    至于连廊7十2陪祀倒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