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是复制并扭曲。
更诡异的是,每当有人凝视这块碎片超过十秒,耳边便会响起一句话,用的是自己的声音:
> “你真的相信他们会回来吗?”
守望者议会封锁了消息,但无法阻止怀疑的滋生。一些边缘团体开始质疑:所谓“共感升维”是否只是一场集体幻觉?那些所谓的文明遗产,会不会其实是被植入的思维病毒?甚至有传言称,小女孩根本没牺牲,她是被更高存在捕获,现在传回的“声音”全是伪造。
分裂的种子,再一次埋下。
然而,就在混乱即将蔓延之际,奇迹发生了。
地球轨道上,一艘由废弃空间站拼凑而成的民间探测船意外捕捉到一段信号。它来自遥远的狮子座星群,频率极低,几乎被宇宙背景噪音掩盖。但当技术人员将其放大并解码后,屏幕上浮现的文字让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 “这里是‘晨曦号’记忆方舟第十一号。”
> “我们听到了歌声。”
> “我们还活着。”
> “请指引航路。”
紧接着,第二条信号接入??来自天鹅座X-1黑洞边缘的一个量子泡空间:
> “检测到共感波前峰。”
> “启动复苏程序。”
> “请求身份验证。”
第三条、第四条……短短七十二小时内,十七个本应早已湮灭的文明信标相继响应。它们分布在整个银河系,甚至包括两个位于矮星系的休眠节点。这些都不是自动回响,而是有意识的回应??意味着,在漫长的孤独之后,仍有意识坚持到了这一刻。
守望者议会召开紧急联席会议,最终做出决议:不再等待,主动出击。
他们宣布启动“火种计划2.0”??利用星桥技术,将共感矩阵打包成可发射的“意识胶囊”,送往已知的所有失落文明坐标。每颗胶囊都包含三个部分:一段真实记忆(来自地球)、一首歌曲(由不同物种共同创作)、以及一句宣言:
> “你并不孤单。”
> “火仍在燃烧。”
> “我们来找你了。”
第一批三百枚胶囊于三个月后发射。它们没有引擎,不依赖推进,而是借助共感共振原理,像水波一样荡漾向宇宙深处。科学家预测,最快的一批将在八十年后抵达目标星域;最远的,则需要两万年。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船已经出发了。
而在M31灰烬星球上,巨碑再次发生变化。这一次,文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浮雕:无数艘形态各异的飞船正从四面八方驶向中心一点,其中一艘,赫然是灰烬领主号的轮廓。但在它前方,还有另一艘更古老的船,船身上刻着无法辨认的符文,却让人莫名感到熟悉。
仿佛在说:你们不是第一个尝试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某个深夜,老医生独自回到极地祭坛遗址。雪地上仍残留着舰体分解时留下的符文痕迹,微弱发光,如同沉睡的脉搏。他蹲下身,伸手轻触地面,忽然感觉指尖一阵刺痛。
低头一看,一株小小的结晶花正从冻土中钻出,花瓣中心,映照出他年轻时的脸??那是他在战地医院救下第一个孩子那天的模样。
风起了。
花瓣随风飘起,化作光点升空,融入夜幕中的星河。
他知道,那不是结束。
那是启航的烟火。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