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经过这场沙尘暴的洗礼,“清泉计划”的建设者们更加众志成城。他们迅速清理了沙埋段,修复了受损设施,工程进度再次提速。
几个月后,在一个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的晴朗日子,“北疆清泉计划”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一期工程(主体渠道及关键泵站、光伏电站)正式建成,并开始向沿线首批规划区域试通水!
通水仪式的主会场设在“清泉一号”光储联合电站旁的渠道枢纽处。
彩旗招展,人头攒动。兵团主要领导、马建国、陈山河、叶雨泽、杨革勇、刘能、曾柔、小赵、艾山大叔等所有为这项工程倾注心血的人几乎都到场了。
远在纽约的叶风、王丽娜也通过高清视频连线参与这一盛典。
上午十时整,随着马建国一声洪亮的“开闸放水!”指令,巨大的闸门在电机驱动下缓缓提升。
刹那间,仿佛积蓄了千年力量的天山雪水,裹挟着清新的气息和蓬勃的生命力,奔腾着、欢唱着,涌入那条宽阔的、用汗水与智慧铸就的蓝色渠道。
水流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如同一条活过来的巨龙,向着曾经干渴的土地奋勇前行。
沿着渠道,在各个分水口,早已守候多时的各族群众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人们捧着清澈的泉水,激动地洒向空中,相互泼水祝福,载歌载舞。孩子们在水中嬉戏,老人们的脸上流淌着幸福的热泪。
艾山大叔用颤抖的双手捧起一掬水,深深地喝了一口,甘甜清冽,他仰天长叹:
“祖祖辈辈盼了多少年啊……这水,真甜!d好!‘清泉计划’好!”
视频连线那头,叶风看着屏幕上那激动人心的画面,看着乡亲们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眼眶不禁湿润了。
所有的奔波、所有的压力、所有的争议,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无与伦比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他知道,自己和无数人的努力,正在真实地改变着千里之外那片土地的命运。
王丽娜站在他身边,紧紧握住了他的手,轻声道:
“看,这就是我们奋斗的意义。”
通水成功,标志着“清泉计划”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条蜿蜒北疆大地的蓝色动脉,终于开始了它滋养万物、驱动发展的使命。
源源不断的清水,不仅流进了干涸的田地,流进了新建的厂房,更流进了北疆各族人民的心田,流淌出一个更加繁荣、稳定、充满希望的未来。
而叶风和他的全球伙伴们,则继续在世界的舞台上,为这条“生命之线”的持续运营和未来发展,保驾护航,汇聚着更多的力量。
故事,还远未结束……北疆的明天,必将因这“清泉”而更加璀璨夺目。
清泉初涌的欢腾,如同节日的烟花,璀璨却短暂。
当奔流的雪水正式成为北疆大地血脉的一部分,更为复杂、琐碎却也至关重要的运营、管理、分配和维护工作,便如同潮水退去后露出的礁石,坚实而无法回避地横亘在面前。
“生命之线”开始搏动,但维持其健康、高效、公平的循环,是一场远比建设更为漫长的战役。
首先浮现的,是“水权”这个古老而敏感的问题。
清泉渠沿线的乡镇、团场、新兴的农业合作社以及像军垦制药这样的工业企业,无数双眼睛都热切地注视着这条“蓝色动脉”。
通水初期,水量相对充沛,矛盾尚不明显。
但随着灌溉季的深入,尤其是进入北疆相对干旱的夏季,用水需求急剧增加。
如何公平、高效地分配这来之不易的水资源,成了指挥部,尤其是具体负责水资源调配的陈山河,面临的头等难题。
阿瓦提乡的艾山大叔,如今是乡里药材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
他盼着水能足量、及时地灌溉他那片长势喜人的甘草和黄芪,这可关系到全乡年底的分红。
而下游几十公里外,另一个团场新建的万亩高产棉田,同样对水望眼欲穿。
棉田负责人是马建国的老部下,电话直接打到了叶倩倩那里,语气焦急:
“叶总,再不来水,棉桃就要掉了!这可是关系到兵团今年农业生产任务的大事!”
甚至在同一区域内部,也有矛盾。
传统的漫灌农户与采用了滴灌技术的新式农场主之间,因为用水效率和观念差异,也时常发生小摩擦。
一天下午,指挥部来了两拨人。
一拨是以艾山大叔为首的阿瓦提乡合作社代表,另一拨是下游红星团场的领导。
双方为了一个关键分水闸的开启时间和流量,在陈山河的办公室里争得面红耳赤。
“陈总工!我们的药材,娇贵着呢!错过了这次关键水,药效就要打折扣!曾总那边可是签了合同的!”艾山大叔据理力争。
“老艾,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几万亩棉花,关系到多少人的饭碗和国家任务?你们那点药材,能比吗?”团场领导也不甘示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国军垦》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大国军垦请大家收藏:大国军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陈山河听着双方的争论,眉头紧锁。
他理解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