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四十七章 苦肉阳平关  我给玄德当主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黄盖的话,使汉中诸人心中都有些透亮了。
    
    说实话,蜀中的诸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看孙策不顺眼。
    
    袁遗如今是益州的掌舵人不错,但并不代表他这个掌舵人所做的事,这些家族就必须要无条件遵从。
    
    比如说,让孙策总领汉中的兵马。
    
    要知道,现在这些蜀中的大将,也都是出身于益州本土的豪右,他们在益州作威作福多年,势力和实力相比于荆州的望族,不遑多让。
    
    袁遗想要平稳的执掌益州,就必须要与他们达成一定程度的合作。
    
    或者说能够满足这些豪右的利益。
    
    若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利益,管你是什么四世三公,又有何用?蜀中豪右也不需要专门找个不给好处的爹来!
    
    孙策执掌汉中兵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没有满足这些益州豪右的需求。
    
    若非严颜和张任这些人压着,只怕大部分的益州将领,早就闹翻天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利用益州将领与孙家军将领之间的矛盾,可以使黄盖的诈降计能够顺利实施!
    
    但前提是,类似严颜,张任,王累等这些人物,一定要暂时与孙策等人达成共识。
    
    至少,蜀中的这些豪右阶层的战将代表,一定要暂时与孙家军同仇敌忾。
    
    严颜等人,虽然皆是蜀中的豪右武人代表,在根本利益上与孙策等人完全背道相驰,但在益州生死攸关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暂时摒弃前嫌,与他们合作一试。
    
    在有了这个大前提下,孙策和严颜,张任等人暂时达成一致,共同对抗外敌。
    
    ……
    
    渭水可谓是关中的母亲河。
    
    渭水不仅为它沿岸的县城提供了水源,它还延伸出许多支流,分别灌溉着整片关中平原。
    
    单单在长安城外,就有着渭水的三条支流流经。
    
    那三条支流在农时,会成为长安城内外的主要取水地。
    
    而在战时,那三条支流就会是长安西面的三道天然防线,但是现在渭水,已经成为了朝廷大军进兵汉中的指引依托。
    
    渭水在郿县往南分出了斜水之流,直如秦岭群山,然后再转褒水,随后沿着褒水穿越崇山峻岭,直奔阳平关。
    
    而依托着褒水南下去往南郑,这一路上的粮草,还可以依托斜水用水运的方式运送一部分,这样的话,倒也是能够节约一部分的民夫劳力。
    
    因而,刘俭很快的抵达了阳平关。
    
    阳平内的益州军,在看到地平线上有着大量威风凛凛的北军出现后,脸上浮现了惧怕的神色。
    
    而随着汉军的不断接近,他们在看到那面“刘”字的大纛后,所有人更是心惊。
    
    刘俭骑乘在他的大青駹上,意气风发的远远眺望着那座雄伟的关隘。
    
    阳平关!
    
    这座雄伟的关隘,刘俭是第一次看到。
    
    北边是秦岭山脉,南面是大巴山、米仓山。
    
    或许因为距离尚远,刘俭无法第一时间看清阳平关的全貌。
    
    可仅仅是管中窥豹的一眼,就足以让刘俭的心中升起对阳平关地貌的赞叹之情。
    
    如此雄伟壮阔的地势,如此雄关险峻……
    
    难怪说是十万人马不过阳平关!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