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八十四章 汉室人杰  我给玄德当主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于是刘俭决定了给刘晔一个重要的位置,那就是东郡太守。

    不要小瞧东郡,在兖州诸郡国之中,东郡可以说是一个地理位置、人口、经济都非常重要的大郡。

    其重要性就连张邈所在的陈留都无法与之相比,若是能够发展好东郡,那就等于稳定了半个兖州。

    所以说,东郡之地在兖州是具有代表性的,若是能够将东郡之地的匪寇之乱、地方豪强之乱,还有屯田以及安抚流民的事都做好,那么对兖州其他郡国的影响会非常的巨大。

    所以这个兖州太守一定要选一个合适的人。

    经过一番思来想去,刘俭觉得刘晔这个人最适合了,于是他决定任命刘晔为东郡太守,到兖州开发东郡,给其他各地的郡守以及官吏打一个标杆。

    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刘齿这个兖州刺史开展接下来的工作。

    刘晔在知道刘俭想要任命自己为东郡太守的时候,顿时吓了一跳。

    饶是他当年亲手将郑宝斩杀,也没有今日这样的紧张和惊吓。

    也难怪,刘俭一下子将他扶持到了这个两千石的太守。是不是有些提拔过头的?

    于是,刘晔急忙来见刘俭,向刘俭阐述这当中的利弊。

    毕竟东郡太守这个职务有点太大了,以他现在的资历来说,实在是担当不起。

    但是刘俭却对刘烨解释说,他自然有他的想法。

    刘俭的意思是,刘晔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资格就任这个东郡太守,因为刘晔先前在青州刘虞麾下待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因为刘晔离乡的特殊原因,刘虞特批让他参加了青州当年的乡试,郡试和州试。

    而刘晔也以州试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青州当地的第一名。

    刘俭觉得刘晔既然有这样的成绩,那就自然要委以重用,毕竟现在将刘晔提拔起来了,也就是对科举制度的肯定,可以进一步的确立科举制度在大汉朝的地位,同时有效的打击那些意图恢复察举之人的信心。

    刘晔在听了刘俭的诉说之后,大概明白了刘俭的意图,不过他还是向刘俭建言,就算是青州科举的第一名,但是若是要让自己直接担任一个两千石的太守,反倒或许会适得其反,让人借着这件事打击科举制度。

    刘晔觉得自己若是能够担任一个六百石的郡丞,辅佐刘俭新任的东郡太守,将东郡治理成兖州的标杆,这样就让人找不出借口来打击科举,毕竟六百石的郡丞,他这个青州州试的第一名,还是能够配得上的。

    刘晔的想法和他诚恳的态度,让刘俭很是欣慰,看来他的这位同宗兄弟还是非常有远见的。

    刘晔很精明,他知道自己应该适合干什么,也能善于冷静的分析局势,再加上他先前在淮南杀死郑宝的那件事,足以证明他不但智谋超群,而且勇略过人。

    兖州现在的局势,乱民遍地,到处都是盗匪,非得是一个智勇双全、军政双绝的人物去了,才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

    于是,刘俭同意了刘晔的意见,让他成为东郡郡丞。

    至于东郡太守,则是交给了董昭,毕竟在能力方面,董昭也绝非一般人可比,有他和刘晔搭档,大事可定。

    董昭在朝堂时间够久了,这次下放东郡,也是给董昭一个机会。

    至于兖州其他的州郡以及各级官署,刘俭都相应的安插了一群英才。

    河北这些年培养了很多年轻的精英,这些年轻的精英都是从河北大学毕业的,而且都参加了各县、各乡、各州的科举考试,取得了名次和成绩,榜上有名,他们充分的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能力。

    而且不止是河北大学出来的英才,包括关中、司州以及三河等地参加了科举应试并取得了功名的士子,刘俭不论他们是贵族还是寒门或者是豪强,只要他们上榜,通过成绩证明了自己确实是可造之材,刘俭就在这次的兖州大任命中给予他们官职,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干。

    当然,并不是说考试考的好的学子就一定可以成为好官。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但是用科举制度提拔起来的官员,至少目前相对而言还算公平公正。

    能够通过考试的人都是通过他们的努力,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养,增加了知识储备,借此来证明自己确实是人才。

    比靠着那些在乡中耍手段,做虚假声名,用各种匪夷所思的荒唐事来博取名声的人来说,科举的官员实在是好了很多,更堪大用。

    刘俭打算用兖州这次大任命来让天下人都知道科举制度是公平的存在,只要大家都奋发努力,就都有机会!

    靠着门第和关系煽风点火造势来增长声望当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兖州的官员是都安排好了,但是军事力量也一定要布置妥当。

    刘俭让张飞负责在关中继续都督各路诸将操练兵马,而赵云则是在中原兖州各地平定当地的匪患。

    对于兖州的暴民,刘俭觉得让赵云这样的人物去平定最为合适不过,毕竟赵云是一个既勇武同时又非常冷静的骁勇之将。

    他能够根据形势,有效的判断自己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究竟是应该剿,或者还是招抚,再或者是抚剿并用,各种情况,赵云心中都有数。

    而且中原之地暴乱了这么久,绝不仅仅是动用军事这么简单。

    赵云也是乡里义勇军出身,对于这样的乡中叛民所组成的叛军,赵云更能够捕捉到他们的心理诉求,同时也能够用更合适的方式来令他们归顺,若是拒不归顺的,赵云也绝对会为了国家毫不留情的将他们消灭。

    若是派遣颜良、文丑这样的将军去,只怕会不问青红皂白,只要是匪寇,就通通消灭,一个不留的。

    让赵云去更符合国家的利益,而且这对赵云本人的能力也是一个巨大的历练。

    在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刘俭就开始在长安等待兖州方面的好消息了。

    同时,他开始派人前往凉州,给凉州当地的叛军首领送书信,让他们赶紧归降朝廷。

    凉州的叛军方面,除了马腾和韩遂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