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95章二等居民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始执笔撰写《黑暗自白》。起初笔触艰涩,像是在剖开自己的胸膛。他写道:

    > “我生于寒门,少时苦读,坚信知识可救苍生。及至成年,目睹官吏借‘新政’之名巧取豪夺,学者以‘真理’之名打压异见,我始疑:所谓文明,是否只是强者编织的谎言?

    > 后遇战乱,家园焚毁,亲人死于流矢。彼时无人救援,唯有‘归真教’施粥赈灾。他们说:文字乃祸根,言语即罪孽。我一度信之。

    > 直到我发现,他们用糖饼换孩童姓名,以‘神谕’操控人心。那一刻我才明白:极端从来不分左右,它只利用绝望。”

    随着写作深入,他的文字愈发冷静而痛切。他详述新火教如何制造“信息茧房”:先散布焦虑,再提供简单答案,最后用仪式强化归属感;他揭露“隐形墨水”的心理学依据??人类倾向于相信需要“解密”才能获得的信息,因其赋予个体“特殊知晓者”的幻觉;他还坦承,自己策划扬州“火核”骗局,实则是为了证明“即使荒谬绝伦的主张,只要包装成反抗压迫的象征,也会赢得狂热追随”。

    三个月后,书稿完成。全书共八章,末章题为《致未来的我》:

    > “如果你读到这里,请停下来问问自己:此刻的你,是因为认同而继续阅读,还是因为害怕被指责‘盲从’才强迫自己理解?

    > 我们总以为觉醒是从相信到怀疑,其实真正的觉醒,是从怀疑回归责任。

    > 不再问‘谁在骗我’,而是问‘我能做什么’。

    > 若有一日,世人皆能如此,我愿焚此书,含笑入土。”

    书成之日,阿海亲自主持遴选仪式。全国十个偏远村落各推荐一名十二岁以下儿童,经匿名抽签,最终选定岭南一渔家女童林小禾。她是“问答驿站”常客之女,自幼耳濡目染,曾在地方思辨赛中击败成人选手。

    冬雪初降,一行人护送陈玄下山。这是十年来他首次离开囚室。山路难行,他步履蹒跚,却不肯让人搀扶。抵达村口时,小禾已在老槐树下等候,穿着粗布棉袄,手里紧紧抱着一本旧书。

    陈玄蹲下身,将《黑暗自白》递给她:“这本书很重,可能你现在看不懂。但它属于你,和所有像你一样的人。你可以烧了它,也可以传下去。只要你记住??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要自己想清楚。”

    小禾仰头看他,忽问道:“您后悔吗?”

    陈玄一怔,随即苦笑:“后悔……倒谈不上。若重来一次,我或许仍会走上这条路。但我希望自己,能在中途停下,早点学会倾听。”

    小禾接过书,郑重放入怀中,然后从背包取出一张纸,递给陈玄:“这是我写的答案。”

    他展开一看,上面用工整的小楷写着:

    > “诚实有意义,因为它让我们还能彼此看见。

    > 即使所有人都说谎,我也要成为第一个开口的人??

    > 因为沉默,才是最大的谎言。”

    陈玄读罢,眼眶微红。他缓缓将纸折好,收入贴身衣袋,轻声道:“谢谢你,替我说出了我一直不敢承认的话。”

    返程途中,阿海独自登上观星台旧址。地下室早已清空,只剩墙上那幅巨大星图尚存。他点燃一盏油灯,光影摇曳间,仿佛看见十年前那个夜晚,陈玄端坐于此,眼中燃烧着近乎神圣的偏执。

    “你赢了吗?”他低声自问。

    没有回答。只有风吹过空荡的殿堂,吹动残破的帘幕,如同无数看不见的手在翻阅历史的书页。

    翌年春,在皇太孙主持下,首届“全国思辨节”正式设立,定于每年清明后三日举行。当日,全国学堂停课一日,学生不考试、不听课,只做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有的孩子调查井水为何变浑,有的少年追踪谣言传播路径,更有边陲学子联合发布《边境认知生态报告》,指出某些地区“科学普及”实则沦为形式主义表演。

    十年后,《黑暗自白》被译成十七国文字,成为全球多所大学“批判性思维”课程必读书目。作者署名仅三个字:“影首”。而在终南山囚室原址,建起一座开放式展馆,名为“思辨之镜”,陈列着新火教案物证、萤火队员日记、以及陈玄毕生手稿。馆中最醒目处,悬挂着他临终前最后一句话:

    > “我曾以为光明是虚妄的装饰,后来才懂??

    > 正是因为黑暗存在,光才有意义。”

    又三十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来到展馆。她手持拐杖,步履缓慢,胸前别着一枚褪色的“明路灯”勋章。守馆少年认出她是阿海晚年收养的义女,也是当年送出《黑暗自白》的小禾。

    她在画像前驻足良久,然后取出一封信,放在展台上。信封未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纸,字迹稚嫩:

    > “亲爱的阿海叔叔:

    > 我们学会了写字,也发现了好多秘密。

    > 最大的秘密是??原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灯,

    > 只要有人愿意弯腰,帮它擦去灰尘。”

    风穿堂而过,掀动纸页,仿佛回应着跨越时空的低语。远处青山如黛,云海翻涌,宛如千万思绪奔流不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