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七章 湮灭粒子能源和光压发动机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王浩对于发电的话题不是很感兴趣,他只是简单说了一句,“我早就说过了,这个新技术能提供无限能源,但用于发电还是受到很大限制。”
    “材料和设备承受极限就是最大的限制。”
    “用来建造发电站,也只是最简单的使用方式而已,实际上,我还是觉得用来制造空天母舰之类的大型飞船是最适合的。”
    赵老师和徐老师都不由得扯了扯嘴角,但是听到王浩的话以后他们也没有反驳。
    王浩说的是对的。
    如果新技术容易发电,就只是增加一个发电方式而已。
    发电量取决于发电厂的规模,而不是取决于发电方式,即便能制造太阳一般的高热源,但问题就在于热量转化为电力需要的是规模。
    不管是火力发电站、核电站,受限的都是发电厂的规模。
    比如,核电站。
    核反应堆转化为热量的效率已经非常高了,但发电站不能无限制的提升核反应堆的热量,因为反应堆外层材料根本承受不住,还需要建立冷却体系,不断的去降温才能保证稳定运行。
    现在的新技术也是如此,即便能制造非常高的热源,但应用在发电上就必须控制热源的强度,否则材料根本承受不住。
    赵老师抿了抿嘴说道,“所以我们就只是多了一种发电方式?”
    王浩道,“我刚才不是说了,最好的用途是制造大型的舰艇、大型的飞船,因为设备很小,制造的纯粹的光热,也不会产生辐射,就能为大型飞船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赵老师和徐老师稍稍有些失望。
    他们有一种‘入宝山而不得’的感觉,明明是有理想非常惊人的技术,结果只是多了一种发电方式。
    至于制造大型飞船……
    这个说法被他们下意识的忽略了,因为怎么想都感觉,制造大型飞船都是未来的事情。
    王浩沉默了一下,继续道,“其实,我们有一项和发电有关的技术正在研究。”
    “什么技术?”
    赵老师和徐老师一起抬起头。
    王浩道,“是王善庆教授发现的。他负责材料磁化强度的检测工作,在研究工作中,他发现不同磁化强度的金属对接,在强光照射的状态下,内部会产生电流……”
    “现在检测到的只是很微弱的电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项研究要进行实验很不容易,所以研究断断续续的。不过我觉得有可能成为一项光转电的技术手段。”
    赵老师和徐老师顿时感兴趣了。
    徐老师催促道,“具体说说。”
    王浩道,“其实还是和光电效应有关。现在利用光电效应,进行光转电的就是太阳能电池技术。”
    “太阳能电池技术,很多使用的是硅材料,或者其他有类似性能的化合材料。”
    “绝大部分材料并没有这一特性,但是在材料磁化状态下,情况就不一样了,当两种不同磁化效果的材料对接在一起,再加上强光照射状态下,内部就会形成电势差……”
    “我们从理论上理解,其实还是电磁效应,只不过,运动切割磁感线部分的效果,由光电效应代替了。”
    “所以,理论上来说,所有发生磁化反应的材料都能够拥有和硅类似的特性,也就是把光转化为电……”
    “当然,具体效果还是要研究。”
    “不过我觉得,若是把新技术用来发电,这个技术可能会用到。那我们就需要投入进行重点研究了。”
    赵老师和徐老师听着不断点头。
    他们对于新的发电技术实在太感兴趣了,主要因为一直以来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蒸汽发电。
    其他发电方式的效率太低。
    如果能多出一种高效率的发电方式,听起来就会非常的有意思,也可能会大大提升发电的效率。
    这个问题上,王浩补充说道,“蒸汽发电的效率已经很高了,最高能达到30%以上。”
    “我所说的这种发电技术,效率不一定赶得上蒸汽发电,只不过是对于发电手段的补充。”
    ……
    几人谈论着回到了实验基地。
    基地里每个人都能看到激动,好多人都围着王浩的说起了实验,“我们看到了一个光球,是真正的光球。”
    “表层只有740度。”
    “不可思议呀!”
    “我们已经确定发现了湮灭粒子现象,实验成功了……”
    赵金华也跟着说了几句。
    他离开人群以后,不由得看了一眼何毅,因为实验所看到的现象和王浩的推测基本一致。
    当时他质疑的时候,何意还说听王浩的就对了。
    果然!
    “还是何院士更了解王院士啊!”赵金华感觉自己该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之后就是实验总结会议。
    王浩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