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二十一章 毁灭性威力的武器实验重大发现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你也参与过核聚变装置的设计。”
    “核聚变装置中,强湮灭力场是在材料内部的。”
    “你们同样可以这样设计……”
    “也对啊!”
    廖建国顿时反应过来,“我们有足够好的材料,根本不需要特别去研究什么阻隔装置。”
    “这方面,我倒是有另一个想法。”
    王浩托着下巴转了个话题道,“你不是一直在抱怨f射线的研究没有进展吗?”
    “是啊?”廖建国听着一愣。
    “我有个想法,在新的F射线设备制造完成以后,你们可以试着增加内部和反应强度达到强湮灭力场薄层所能承载的极值……”
    廖建国惊的咧开了嘴,“然后……爆炸?把我们都炸死?”
    王浩好笑的摇头,“既然都已经有了阻隔材料,粒子不接触强湮灭力场,又怎么会发生爆炸。”
    “但那只是理论啊!”
    廖建国都有点想哭了。
    阿迈瑞肯那边的实验炸死了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名气可比不上对方,万一被炸死想历史留名都不太可能,他可不想成为‘为了研究新物理现象默默无闻的牺牲者’。
    即便前面加上‘伟大’两个字……
    也不愿意!
    王浩道,“反正我的想法就是这样。只要注意控制能量强度,达到强湮灭力场承载极限就可以,不会影响磁场设备,控制上一定要注意。”
    “如果想控制的更好一些,可以再添加个冷却系统,设计上就不用我了吧?”
    “放心吧!”
    “从理论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达到承载极致,而不是超出,不会损坏设备,没有粒子接触也不会爆炸。”
    廖建国郁闷道,“可是仔细想想……还是很危险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浩不在意的说道,“这就是我的建议”,他的意思就是‘听不听随你,反正我就是这么想的’。
    廖建国被噎了一句,干脆抿着嘴来回踱步,好半天才停下开口道,“王院士,要不你也参与研究吧?有你参与,我安心。”
    “我拒绝。”王浩马上用力摇头。
    “为什么?”
    王浩伸出了左手,掰开一根手指认真道,“第一,我没有兴趣。”
    然后掰开第二根手指,“第二,实验有危险。”
    “……”
    廖建国半张的嘴盯着王浩,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有危险,你让我做?
    你不参与?
    王浩可不管廖建国怎么想,他觉得自己的建议很好,会让F射线的强度以及覆盖距离得到很大的提升。
    这就够了。
    实际上,廖建国只是被爆炸吓到了,实验还是在可控范围内的,一个是外层强湮灭力场和内部隔断,不会有粒子接触强湮灭力场,也就不会发生粒子湮灭从而导致爆炸。
    第二就是,核反应堆可控。
    现在的核反应堆技术非常成熟,能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核反应速度,进行一次实验以后就可以控制降低核反应强度,让内部能量回归常规状态,而不是一直处在‘场力承载极值’。
    这样就很安全了。
    其实王浩还有个更进一步想法没有说出来,既然活跃中子能够被湮灭并释放能量,就可以试着在极限释放F射线的同时,让一定活跃度的中子进入到‘场力释放通路’中。
    F射线是瞬间释放出去,也很可能带动活跃中子形成高速粒子束,同时,粒子束处在‘极限强湮灭力场’环境下,很可能会发生爆炸。
    这样释放的不仅仅是场力射线,也许是一道具有毁灭
    性威力的粒子流射线,射线击中后也不是毁坏电路、材料,而是直接发生剧烈爆炸了。
    “那可能会成为毁灭性的武器……”
    王浩仔细想想还是有期待的,但现在做研究是不现实的,因为研究难度会非常的高,控制也会非常的不容易。
    不管怎么说,技术就是要不断的进步。
    等‘极限F射线’释放技术成熟,也许就可以开启新方向的研究。
    ……
    质量点湮灭的理论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
    保罗菲尔-琼斯、丁志强、陈蒙檬、海伦以及黄振,都参与了湮灭质量点的理论研究,但底层数学基础构造碰到了很多问题。
    他们发现越是研究,就越是复杂。
    王浩直接参与了研究,召开一次次内部讨论,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他们发现想塑造理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不只是理论,还关心到实验方向。”
    “我们要严谨、再严谨……”
    王浩对于理论研究非常重视,希望能塑造一个可以形成逻辑闭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