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9章 新策  大明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侯爷请吩咐。”众人忙道。

    张延龄点头,清了清喉咙,低声说出了一番话来。在座众人听着张延龄的话,逐渐脸上变色,直至表情惊愕不已。

    ……

    清晨,杨一清正在军衙后堂喝茶。脑子里盘算着今日要做的事情。

    今日他要命人去左近的州县去征集物资和人力,加快造船的速度。昨晚和众将商议之后,他决定增加打造渡船的数量,起码要有四五十艘大船,加上小船和木排竹筏,可以一次性渡河一万五千兵马。这样才能挡住对方的进攻,站稳脚跟。后续的渡河兵马一旦续上,便成定局。

    至于对方的防守手段,也需要做一些防备。张延龄的话他也并非没有听进去。比如说对方火箭射击,除了在船上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一些木桶,随时可从河中打水灭火之外,还将准备一些防火的措施。比如在甲板上铺上细沙,船头船侧竖起挡箭板等等。

    总之,办法总是有的。绝不能因噎废食。就算被对方烧了些渡船又如何?只要能有上万兵马渡河成功,后续便是用木排竹筏渡河也无不可。

    杨一清相信,自己的方略是正确的。打仗这种事,谁说文官不成?自古至今,文官领兵可不逊于武将。只是文臣不屑为之罢了。

    况且,此次平叛之事,自己必须要主导。自己的好友杨廷和早就有信来,这一次平叛的主要功劳必须由外廷取得,以扭转外廷的颓势,这极为重要。

    外廷急需要这次机会,重新展现重要性。让皇上知道,真正有事发生的时候,靠谁才能为他排忧解难。杨一清赞同杨廷和的话,所以,他不能让别人染指。于公于私,都是如此。

    “大人,建昌候求见。在军衙大堂等着呢。”有人匆匆前来禀报。

    杨一清皱了眉头,冷笑心想:可算来了。此人一直没有闹腾,倒是有些奇怪。憋了一天,怕是忍不住要来闹了。也好,教他知道知道,他这个侯爷在这里一文不值。若是闹起来,需不给他好看。

    “更衣,去大堂见他。”杨一清沉声道。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