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85、岁月流年(112)二更(岁月流年(112)本来打...)  没你就不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说实话, 记忆里没怎么见过封禅的阵仗吧!眼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在大清是没有泰山封禅的,那是因为自宋真宗在后期,对封禅之事有些沉溺, 到处兴建宫观, 很是劳民伤财。自此之后,百姓们一听见封禅就反感。到了明朝, 朱元璋直接取消了泰山封禅, 再不称泰山为‘东岳专天齐仁圣帝’了,罢辍了泰山帝王的封号,改称东岳泰山之神。自此之后, 明清两朝帝王, 再没有过泰山封禅。
    不过史书记载,高宗时期的封禅是史中之最。
    多大的阵仗呢?文武百官连同各种的仪仗, 以及封禅要用到的各种法物,只这些,那队伍绵延百里都铺排不开。临出发之前,长安城外, 要随行的人员扎营在一起,那真就是星罗棋布的棋盘一般。
    这个林雨桐好似不觉得怎么着, 毕竟康熙南巡的阵仗也不小。
    叫人觉得真正有规模,且分量重的是:高宗封禅,诸国从驾!
    突厥、波斯、天竺、昆仑、倭国、新罗、于阗, 乌苌、百济、高丽、罽宾,各国的皇室使臣, 自带行礼,一路跟随。连着数日, 长安城那么宽阔的路面都被堵塞住了。
    而就在临出发的时候,武后提议带六宫内外命妇。甚至把李世民的妃子燕氏给挖出来了,而今人家是太妃,在宫里活着就是了。结果,武后将人请出来了。
    武后上表,说想请内外命妇都跟随,且表示,她想率领内外命妇在梁甫祭地。
    梁甫是泰山边上一个不高的山,但是古代帝王也经常在这里祭祀山川。现在武后说,只带着我也不合适,不若把女眷都带着吧。
    结果武后又说,既然都带着了,那么您去祭天,我去祭地吧!您在泰山上,我就在泰山边的梁甫祭地吧!
    天为父,地为母,不能只祭父不祭母呀!
    你要说这次就算了,等下次吧!那武后一定会说,“这是顺道的事,再为这个另行一次,少不得要兴师动众的。”
    左右权衡一遍,在出发之际,跟皇后为这个起争执好呢?还是叫皇后‘顺道’去梁甫祭奠一点地母好呢?
    算了!祭奠地母也是皇后的职责,就这样吧!
    史书上的‘亚献’前期筹备工作,就这么在林雨桐面前完成了。
    李治要长途跋涉,他不能在这个时候太劳累,致使此行又不能成。一切的琐碎事务都是武后亲力亲为。付出了,武后立马就提进一步的要求,来扩大她的影响力。这更像是一场交易,李治不得不答应。
    说不清这夫妻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林雨桐就这么看着武后在没路的情况下愣是给自己往出踩路,尽管前路是黑的,可这到底是又朝前迈出了一步。
    多少人在背后骂武后是狐媚,可这是狐媚的事吗?可也正是因为‘狐媚’的掩护,叫满朝的大臣都没有意识到武后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女人。
    站在城阙上,看着绵延百里的队伍远去,林雨桐常松了一口气。
    这一步一交锋,哪怕知道最后结果,也不由的叫人捏一把汗。
    如今好了,人走了!山中无老虎,猴子可称大王了。
    李弘被留下来监国了!不等桐桐说要去温泉宫,李弘就已经安排了:赶紧都送走,送走就不用他来回折腾的还得照看宫里了。东宫与后宫之间相距远着呢。
    这凡是去,人就少不了。哪一个不得成百的人伺候,这出城的队伍也是乌泱泱的。
    四爷带着人接到大明宫门口,他一路跟李弘一车,说线装书的事。这里面还牵扯到印刷!
    其实现在的纸张的制造已经进步很多了,尤其是佛教的兴起,到处都是誊抄佛经的,纸张的制造成本在降低。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百姓冬天御寒的时候选择穿纸做的衣裳,盖纸被子了。
    林雨桐坐在车架上,想的是唐朝诗人的那首写《纸被》的诗,诗中有那么一句:一床明月盖归梦,数尺白云笼冷眠。
    在宋人的诗词里,关于纸衣和纸被的描述更多了。
    可棉花没传来,丝绸又昂贵,皮毛不是谁都买的起的话,不用这种东西御寒还能怎么办呢?
    其实从长安城的大街上看是看不见街面上的商铺的,铺子都在各个坊里。敢对着这样的大路开门的,那一定是高门显贵的人家。
    这样的街道,那就是过人的。可这出城的人也不少呀,马车、牛车、骡车,一辆挨着一辆往出走。
    香菊就笑道,“都是去曲江的,小郎君和小娘子们这个时节最爱办诗会……”
    林雨桐干脆将竹帘拉开一条缝隙朝外看。结果才一出城,前面的车架就停下来了。
    怎么了?林雨桐叫刘德打发人去看。
    回复说:是一位郎君认识太子殿下,刚巧遇上了,正跟殿下说话呢。
    林雨桐就没管,等车动了,林雨桐就看到路边停着一男和一女扮男装的姑娘躬身站在路边,恭送车架离开。
    林雨桐就问刘德,“那是谁家的郎君娘子?”
    刘德瞧了一眼,“该是杨思俭杨舍人家的。杨舍人前几年就被太子殿下委以重任,跟上官相公一起修纂书籍。后来上官相公获罪了,而今杨舍人该是还忙着太子殿下的差事呢。”
    他家呀!林雨桐的视线从那个男扮女装的姑娘身上扫过,这姑娘正抬头偷看呢,见林雨桐看过去了,赶紧低了头,轻轻的吐了舌头,躲在她哥哥身后了。
    杨玉瑶在皇家一行过去之后,轻轻的拽了她哥哥的袖子,低声道,“那第二辆车架里的是安定公主吧?”
    是!没敢看。
    林雨桐心里却叹气,杨家姑娘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在跟太子大婚之前,被贺兰敏之糟蹋了的姑娘。怎么说呢?杨思俭是东宫的属官,且是编书的属官,这跟裴居道家的姑娘是没法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