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19、岁月流年(46)三更(岁月流年(46)来这里是...)  没你就不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少府是干啥的?就是掌管百工技巧的衙门。衙门的级别还不低, 是三品的衙门。少府监是从三品的大员。唐朝的官位升起来那是相当的困难,而今呢?直接给摁在四爷头上了。一出仕就位列三品,恩宠大不大吧?
    可要说李治是抬举驸马吧, 也不是!
    线装书的好处都瞧得见, 反正不管大家愿意不愿意,这官儿都给四爷了。
    桐桐还以为四爷嫌弃麻烦, 四爷意外的看了她一眼, 也不知道一天天的书都看到哪里去了!这大唐的官跟后来明清的官,做起来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这个……怎么说呢?算了!这其中的差别多到自己打了退堂鼓,可她是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吧。
    这蛋疼的表情看的桐桐发愣:这是办错事了?
    四爷回她一个眼神:以后慢慢细说。
    也行!但是我还有事叫你帮着办呢。她急匆匆的追出来, 拉了四爷低声道:“太子妃指了杨思俭家……”
    林雨桐:“…………”杨思俭没啥实绩, 她还真不知道他出身弘农杨氏。
    四爷一看,得!她那史书读的, 不能抱太大的希望。她的关注点不在这个地方,而是在:“你说怕贺兰敏之坏事?”
    四爷叹气,“那位杨老夫人也出身弘农杨氏。”
    林雨桐:“………………”所以呢?
    四爷就说,“宫外没人知道皇后之母被皇后所厌弃, 杨思俭应该也不知道。”
    林雨桐‘哦’了一声,若是如此的话?杨思俭家的女儿要入宫, 要成为太子妃。那么皇后的母亲,一样出身弘农杨氏的那位杨老夫人,杨思俭家会不去拜访吗?
    亲眷……出入府门, 是常事。杨思俭的女儿跟武敏之是有许多交集的。史书上只有那么一笔,可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在哪里发生的?如何发生的,一盖没有。
    防备吗?怎么防备?你能防着人家正常的交往吗?出外你能暗地里护卫, 那这去武家呢?在杨思俭家呢?能看护吗?
    想要救那姑娘,有俩办法:第一,告诉杨思俭不用费心跟杨老夫人搞好关系,因为武后恼了她亲生母亲。第二,弄的贺兰敏之不能人道。
    这两种方法,第一种李弘都不会答应。家丑不外扬,他就是对武后有意见,也不会把武后‘不孝’的事叫外臣知道。第二种………………唉!
    再说吧!
    四爷真得去忙了,在成婚以前,暂时不用去报道,筹备婚事嘛!
    婚事的麻烦程度,也叫林雨桐是真大开眼界。婚前的所有的日子,好似都在忙什么。李绩肯定是赶不上了,谢恩之后,就要出征了。
    四爷从孙道长要了各色的药丸子,李绩本身又精通医术,反正是打了胜仗活着回来了。等回来之后再叫桐桐给瞧吧。
    把人一送走,李家二房的几个堂叔父就回来了,帮忙操持婚事呀!
    自汉代就传下来的礼仪,传到民国还有很多人在用。
    虽是赐婚,但这还得有媒人呀!媒人去纳彩还是得需要大雁的,李敬业带着人去弄大雁去了,挑了最好的。这个在李敬业看来还不算是麻烦。
    最麻烦的是这个你谦我辞的,比如说,请朝廷的宰相崔相公做媒,崔相公去宫里,跟圣人说:皇家有惠,赐妻李某,李某尊先人之礼,特遣崔某纳彩。
    意思是,皇家有个好姑娘,愿意给李家郎君做妻子。这个李家郎君就遵从先人之礼,特地叫我来纳彩来了。
    女方一答应,男方的父亲还得谦虚,说:我家这小子又蠢笨又愚钝,又不能教养的好好成才,但既然您都答应把女儿嫁来了,我家受宠若惊,怎敢不应?
    纳吉的时候,女方一换贴,得请期了嘛,这男方的父亲又得叫媒人去说,说什么呢?说我家这儿子呀,配您的闺女那真是高攀了。我心里特别惶恐,觉得我家这愚钝的儿子不堪配您的闺女,随后又道:既有吉,我兼在,不敢辞。
    是说既然有吉日,您给定下来了,那我怎么敢推辞呢?
    而女方呢,一般都很谦虚。但皇家例外!你们夸我家有好姑娘,对啊!我家的公主就是很好呀!夸我家家风好?是啊!我家的家风一直都很好。
    李敬业这种脾气的人,带着下而的弟弟,每次媒人一来,就迎出去,站成一排排,态度卑谦到了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有过的卑谦。而后还得忍受皇家没完没了的自夸。
    回去不免就偷着跟小刘氏嘀咕:“也不知道能求个什么样的祖宗回来?”
    小刘氏却很高兴,“我都不敢想还有儿子的婚礼忙的一天……知足吧!”活到娶媳妇了,抱怨什么呀!
    也是!
    在忙碌中,日子就过的飞快,这腊月说到就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腊月二十是早就定下的。打从入秋这婚事定下来,各地就送贺礼来了。
    贺礼也没送到林雨桐这里来,都是武后着人料理呢。
    这一日,桐桐早起收拾完之后,才说试衣裳呢,结果刘德急匆匆的进来,低声道,“皇后娘娘发了好大的脾气,说是始洲刺史和淄州刺史意图挑拨天家骨肉,其心可诛……”
    始洲刺史?淄州刺史?谁啊?
    反应慢了半拍之后想起来,是武后的堂兄武惟良和武怀运。历史上,这俩是因为贺兰美之的死而获罪的!就是泰山封禅的时候,贺兰美之是一路跟着的。这哥俩在山东做刺史,地方官员都进献食物,他们也进献了,可巧了,进献给圣人和皇后的,贺兰美之吃了,然后暴毙。这哥俩也因此背上了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