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卧槽,这船也太漂亮了,太威风了吧?”
“我去,看着比东渔号还要大啊。”
“牛逼,太牛逼了。”
“这条船荷载能达到多少吨啊?”
“肯定不少……老板威武啊……”
先锋号还没靠近,3号渔船上的船员们就已经瞪大眼睛,哇哇大叫了。
正好他们准备工作已经做完了,正闲着等着收鲜船靠近才好安排输送货。
收鲜船的任务就是像蜜蜂采蜜一般,将它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一一收集起来。
叶耀东坐镇驾驶室,如同一位舰队司令,他面前的电子海图上,九个代表着自家渔船的光点清晰可见,这9个里面其中有两个是他大哥二哥的。
他根据各船的位置、渔获量、渔船作业进度,通过对讲机,离得远的通过高频电台,了解他们的动态,然后调度,安排哪条船优先,哪条船次之,做出最效率的收货安排。
不只是他在向3号船靠拢,3号船也向他这边靠了过来。
两条船靠拢接触是需要技术的,尤其他这么大的船。
叶耀东指挥着3号船的船长从下风处,侧后方慢慢贴近他的后舷相对平缓的区域。
这个过程也需要3号船长胆大心细,他们通过讲机保持不间断沟通。
船上的船员们也时刻准备着。
一旦船帮接触,捕捞船上的船员会立刻将引缆抛向收鲜船。
收鲜船甲板上的船员则迅速将引缆系牢,通过绞缆机将两船轻轻拉紧,维持一个短暂稳定的窗口期。
两船短暂稳定后,收鲜船船员们会迅速将一至两条粗大的、加强型的吸鱼软管从收鲜船的高干舷上放下,递送并连接到捕捞船的鱼舱口。
“把这东西塞进舱里!快!”收鲜船船上的船员喊着。
见对方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咋办?他们赶紧大喊着指导。
几个伙计手忙脚乱地把那仿佛有生命的管道口对准鱼堆。
然后,就是一阵低沉的、仿佛巨兽呼吸般的轰鸣声从大船内部传来。
奇迹发生了。
只见那管道猛地一颤,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力,银光闪闪的带鱼、黄鱼、乌贼混杂着碎冰和海冰,呼啸着被吸进管道,源源不断地涌向大船。
“我滴个娘哎……”
一个年轻船员张大了嘴,手里的铁锹“哐当”一声掉在甲板上,都忘了捡。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目瞪口呆地看着那“自动吸鱼”的景象。
他们原本准备好的铁锹、网兜、吊杆,全都成了摆设,只需要偶尔挪动一下管道口,确保没有死角。
捕捞船上的船员主要任务从“铲鱼”变成了“疏导”,确保渔获能顺利被吸入管道口。
收鲜船上的船员则负责监控管道、操作泵机和在舱内简单整理渔获。
人力主要集中于监控和协作,而非纯粹的体力搬运。
“我滴娘哎……还可以这样的?”
“还能这样的吗?”
“能进化成这样?”
“卧槽,这也太省力了吧?之前都还要人力铲的,还要人力搬运。”
“这个输送的机器好啊……”
“这也太牛逼,太高效了吧,这不得一会儿就吸完了?咱们是不是不用费劲的干了?”
有人解释的喊道:“没有,其他冷冻上的鱼那得去人力搬出来,然后吊机吊过去。”
“这里留几个人看着疏通就可以,其他多数人手还得去人力搬运。”
“那也比之前效率多了。”
“那已经强很多了,这些冰鲜着的都不用人力了。”
泵机的机器轰鸣,再加上两条船的发动机声响,大家说话都得靠扯着嗓子吼的。
“好了,这边给输送,你们赶紧去搬运,快一点!”
“终于省事了一些,这新机器好啊。”
“大家都能省点力了。”
船工们都高兴的继续去搬运装卸,船吊到收鲜船的输送区,再通过输送带送到冷冻舱。
只用了以往一半的时间,一条船的渔获便被抽取一空。
“东子我刚去瞅了一眼,你这新添加的机器太好用了吧,省事多了,也节省了一半时间。”
“都是钱啊老表。”
“时间就是金钱,节省的时间能赚更多的钱。”
“这话是没错,好了,把物资跟柴油输送一下,你们就可以继续捕捞了。
“收到。”
接着,几筐新鲜蔬菜、一袋袋封好的淡水和他们最需要的大块板冰,油桶被大船稳定的吊机轻松地送了过来。
缆绳解开,管道收回,捕捞船轻快地脱离,继续探测作业。
这条渔船收货的方式已经摸到了现代工业化渔船的门槛了。
也是因为他知道发展方向,所以当时在江南造船厂询问过后,就毫不犹豫的添加了,即使国内现在还没有,系统体系还不成熟。
他这船现在已经算是半人工半自动化了。
先锋号微微调整航向,他通过对讲机又开始呼叫。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