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9章 加九锡?官家要逼我篡位么?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人臣之所以能获九锡,乃是其掌握国家权力特别是以兵权作后盾,逼帝加之也。

    所以这个时候官家给燕王加九锡,怕不是什么好意。

    王霖面色深沉,冷视着赵构,淡然道:“太子,请回宫转告官家,此恩旨,我固辞不受。”

    赵构:“……”

    “福金,你与太子一起进宫,向官家转告我的态度。加九锡,吾不受之。若官家不收回成命,吾当起而抗之!”

    王霖的声音冷漠。

    此言一出,诸女和屋内伺候着的宫女皆面色大惊。

    这……王爷和宫里的关系,已经到了这一步了吗?

    赵福金柳眉紧蹙,她知道王霖已经到了即将爆发的边缘。

    前面世子的事他还没有摆平,现在又冒出一个加九锡来,这不是故意想要将王霖摆在热锅上炙烤么?

    赵福金赶紧向赵构使了一个眼色,姐弟俩匆匆进宫而去。

    王霖冷哼一声,拂袖而出。

    以王霖如今的功勋和权势,加九锡其实也够资格。

    但古往今来,加九锡的都是什么人?

    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昭,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杨坚,李渊……不是想要篡位的,就是后来篡位成功的。

    大敌当前,王霖正在想法号令天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抗金,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加九锡……不是明着告诉天下人,他王霖威逼皇帝,要篡宋称帝?

    大家都在忙着抗金,伱忙着称帝?

    让天下人对于金人入侵家国的怒火,转移到王霖身上?

    这个锅,王霖坚决不能背。

    再说,对于王霖而言,所谓九锡的规制不过是一种名堂,他很厌倦这些车马仪仗之类,他出门从来不摆排场。

    带一群人招摇过市,兴师动众。

    有意思么?

    他会因为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毁了自己的抗金大业?

    王霖其实很清楚,这是官家赵佶的一种试探。

    无比幼稚的试探。

    ……

    王霖终归没有像曹操那样上一封声情并茂的《辞九锡令》。

    曹操是这么说的:夫受九锡,广开土宇,周公其人也小。汉之异姓八王者,与高祖俱起布衣哩,创定王业,其功至大,吾何可比之?

    但傻子都知道,曹操欲移汉鼎,必须考虑加九锡,封公建国。从而以正当的名义常居邺城,遥控朝廷。

    所以辞九锡表就是个糊弄人的玩意儿。

    以退为进。

    但王霖不需要这个玩意儿。

    抗金,就能凝聚人心,他就能占据大义。

    而将来一旦灭金,为大宋开疆辟土,一切都会顺理成章。

    翌日朝会,很少上朝的王霖突然来了。

    他身穿王爵蟒袍,头戴王冠,目如朗星,身材利剑,身上发散着一股无形的气势。

    这般气势,有长期居于上位掌控大权的养成,也有掌兵作战在战场上握人生死的威严和杀气累积。

    王霖缓步而来,众臣皆面有凛然之色。

    不知曾几何时,这位天子门生,已经到了大权独揽、威慑群臣礼绝百僚的程度了。

    赵佶目光复杂,凝望着丹墀下的王霖。

    王霖缓缓拜下:“官家,臣今日上殿,想要问官家与众臣一句,何故要加九锡于臣,要将臣至于火炉之上炙烤?何以如此逼迫于臣,难道是要逼臣篡位谋反吗?”

    王霖的话掷地有声,震荡全殿。

    赵佶面色尴尬,又吓一跳。

    唐恪站出身来,凛然道:“燕王,官家以为燕王有大功于社稷江山,当效仿古贤,赐九锡之礼,此乃官家器重恩宠和封赏之意,何来的逼迫之词?”

    王霖冷视着唐恪。

    他早就猜出,这是唐恪这些文臣给皇帝出的主意。

    一来试探。

    二来引民意沸腾,为日后夺王霖兵权埋下伏笔。

    王霖淡然一笑。

    若是之前,他会当殿仗剑斩杀唐恪,以儆效尤。但现在显然不行了,大敌当前,文臣也是一股需要团结的重要力量。

    朝廷上,还是需要唐恪这些人来做事的。

    王霖清冷的目光顿了顿,突然又面向皇帝赵佶拱手道:“官家,诸位大人,臣也自知,臣以功高镇主,以权柄慑群僚,当不能长长久久。

    因此,臣愿意辞去所任军职,政职,交出兵权,率家眷归隐故里,还请官家恩准!”

    王霖此言一出,满朝震荡动容。

    PS:不过策略,不要激动,不会真辞的。后面还有,稍等。

    (本章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