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7章 青春守艺人【求订阅】  相声:台上无大小,台下立新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王蕙看着观众们以及一群孩子们笑道,“为了聊鼓曲,我今天还请来了我们鼓曲界的两位老前辈艺术家。
    赵勇老师和张雅琴老师。
    有请!”
    再一次掌声出现,最近的齐云成和杨九朗两个人连忙过去搀扶着。
    这都是礼貌问题。
    在搀扶到张雅琴老先生的时候,张雅琴看着齐云成开心,随后到了中间位置,齐云成认认真真开口介绍道。
    “大家看见的二位老师呢,就是在德芸鼓曲社已经跟大家亮过相演过很多场的老师了。
    赵勇老师,大家比较熟悉。谢派单弦第三代传人,将谢派单弦的技巧发挥到淋漓尽致,深受观众的喜爱。
    旁边那位呢,光介绍我都觉得我不够身份,让我们王蕙老师来介绍介绍吧。”
    王蕙就站在张雅琴身边,转头看着她开口,“张雅琴老师,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从我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娘俩就在一起演出,像妈妈一样对我好。
    还跟她家吃她家住,照顾的无微不至。”
    仅仅几句话,别看话语不多,便表明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因为王蕙母亲去世的早,这些位老先生那时候带着她,对她来说就真的像母亲一般,所以一说眼睛里就忍不住湿润。
    对于失去母亲的人来说,这方面很感性。
    瞧见师娘眼里有了泪花,齐云成心里有点复杂,只能连忙缓一句,“王蕙老师,您是不是记错了,咱们还没到哭的环节呢?您别着急。”
    一句话让不少人脸上露出笑容。
    师娘更是如此。
    然后赶紧的栾芸萍也帮忙转移话题,怕师娘控制不住情绪,毕竟对鼓曲师娘的确是爱的。
    “那个……赵老师,您给我们介绍介绍这个鼓吧,我相信还有很多年轻人不了解。”
    赵勇老师上来那一刻,手里便带着单弦专用的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亮出来,十分详细地说明,并简单展示一段。
    展示完了,齐云成则看向张雅琴老师。
    “刚才介绍完了赵勇老师的单弦,张老师您介绍介绍鼓曲,因为我听过您的现场表演,光听您的鼓套子都能心潮彭拜。
    真的是这样,这就是鼓曲的魅力,不过您说我们这一帮人有的没接触过鼓曲,那要学起来容易吗?”
    这一期主要让电视观众以及网友们了解文化,了解的过程也希望勾起他们学习的欲望,自然舞台上要简要看看怎么学。
    但是张雅琴老师露出和煦笑容望着齐云成,“你不是也会梅花大鼓吗?你还要学吗?”
    看得出来老先生第一次登舞台直播,齐云成冷不丁笑了,随后旁边孟鹤糖说一句。
    “师哥学了一些,但我们不会啊,您教教我们。”
    “没问题,大家都尝试尝试。”
    “好嘞,我们去准备。”
    因为是直播,下台拿东西的镜头剪辑不了,但不耽误时间。
    周九量、杨九朗一会儿就准备妥当了。
    “您也别教他们太难的。”齐云成道。
    “来一简单的。”
    拿起鼓毽子和板儿,张雅琴站在鼓后面做了一个简单的鼓点示范。
    而梅花大鼓、京韵大鼓,虽然都有鼓字,甚至演奏的用具也差不多,但持板方式明显不同。
    京韵大鼓相比较气势磅礴,演唱曲目多为取自《三国演义》《水浒传》一类金戈铁马的武段子,用大拇指持板。
    梅花大鼓较为委宛俊秀,多唱大家闺秀、才子佳人的故事,以食指持板,手势为兰花指。
    示范完后,老先生拿着鼓毽子望着众人开始讲,“这个鼓点呢三个鼓点是一个点,还有两个点的就是先点后敲。
    最开始练功的话,要练协调性。”
    没接触过鼓曲的,哪听得懂老先生的话语,什么三个鼓点是一个点,压根不理解。
    但赶鸭子上架,杨九朗主动申请尝试,尝试完才发现的确难。
    一边敲鼓打鼓套子,一边还要打板儿,没有一定的协调性弄不来。
    跟左手画圆右手画正方形一样,始终拉扯着。
    见都不成样子,齐云成在旁边矮着身段道:“您也看见了我们实在不成,所以您得给我们展示展示了。”
    “那你展示吧孩子。”
    “别介啊。”
    顿时齐云成绷不住了,笑得不行,怎么老让自己来啊,这可是直播,请她老人家上台,自然她来展示。
    “您来展示才有说服力,我就一小学徒。”
    “好吧。”
    张雅琴看着孩子妥协了,“咱就展示这个快三番。”
    “好嘞。”
    书鼓后。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