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这份疑虑一经提出,鬼子军官们无不警惕起来。
接着就有个鬼子军官指出:“按照我们对八路军的一贯认知,他们绝不是抛弃友军的队伍。”
“八路主力还在我军合围之中,这支突围出去的八路军打破边缘据点逃离中条山的可能性不大。”
“这么说……不好,难道有八路援军进入中条山区域?这支突袭了边缘据点的八路,是在从内部策应?”
“指挥官阁下,我想情况不太妙,应该立刻通讯合围各部,加强警戒,随时提防八路军部队从外部的突袭。”
这是最中肯的分析。
鬼子指挥官点了点头,当即下达了命令。
……
另一边。
定下作战计划的韩烽,当即通过无线电设备联系上了被日军合围的四团团部。
这些美式无线电设备赋予了四团随时可以进行的通讯能力。
尽管日军可以察觉,但由于没有密码,根本无法破译截获的通讯电波。
再加上四团通讯部有意麻痹日军的判断。
彼此之间的通讯是时不时的进行。
有的时候是传递一些重要的消息,但更多的时候则是故意传递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
日军对此也就无可奈何了,根本弄不清楚状况。
四团临时团指挥部。
消息传来,一直翘首以待的四团干部们无不大喜过望。
团长王怀宝当即安排了作战部署:“已经确定了,此次的最终突破点就在山风口。”
“咱们支队的装甲兵连已经抵达,再加上韩烽率领的四营主力从外围策应,一举突破山风口不是难题。”
“不过……”
他的话语顿了顿,继续道:“为了以防万一,咱们从内部的进攻不能直接选择山风口。”
“按照咱们与四营约定好的时间,眼下还有至少三个小时。”
“足够了,这样,先进攻日军在山风口北向的隘口,动静越大越好,拿出一举突破隘口的架势。”
“紧接着,以最快的速度挥兵南下,迅速从内侧突袭山风口,一举突围出去。”
“是——”
这精妙的计划自然立马得到了一众干部们的认同,干部们纷纷应道。
时间就这样迅速推移。
在下午两点左右。
日军后方指挥部突然收到消息:被合围的八路军部队突袭了北部隘口。
据通讯消息声称:
八路军火力凶勐,进攻异常勐烈,甚至一口气组织了五六次冲锋,企图强行突破隘口,突围出去。
再联系上之前中条山边缘据点被八路军突袭的分析。
鬼子军官们当即认为:“八路突然一改常态,勐烈地进攻北部隘口,多半与几个小时之前,边缘据点被突袭有关。”
“或许……包围圈外,八路就在北部隘口外侧等待着,以策应内部的八路军主力。”
分析至此,鬼子军官们再也不敢耽搁,连忙下达了命令,将北部隘口周边的部队迅速向隘口方向增援。
下午三点整,王怀宝下达了停火的命令。
接着留下一支穿插连,继续向北部隘口发起羊攻,其余主力则迅速调转方向,向山风口出发。
于是在北部隘口驻守的日军,貌似轻松地击退了四团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直到两支日军大队按照指挥部的命令,迅速增援到北部隘口。
原本驻守北部隘口的鬼子们,无不在心底松了口气。
此时,站在工事上观望战局的鬼子援军大队长,忽然提出疑惑道:“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劲,这八路虽然还在不断发起进攻,但是你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兵力似乎并没有多少。
另外每一次的进攻也是一触即溃。”
“如果八路真的是想要一举突破隘口,又何必做这些无用功?”
原本驻守北部隘口的日军大队长同样迟疑道:“确实如此,八路的进攻强度似乎比一个小时之前锐减了很多。”
“难道是眼下我军援兵抵达,八路自知无法攻破隘口,所以选择放弃了?”
两个老鬼子琢磨了半晌,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
只得老老实实地向指挥部汇报了北部隘口的情况。
指挥部的鬼子参谋们同样陷入了困惑。
这些八路军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时间就这样迅速推移到下午4点12分。
亲率四团主力赶到鬼子山风口阵地的王怀宝,直接下达了不计代价强攻的命令。
激烈的交锋骤然爆发。
消息迅速传递到日军指挥部之后,鬼子军官们恍然大悟:
“不好,是八路最擅长的声东击西!”
指挥部的命令当即下达,各部援军以及守备部队火速向山风口增援。
此时,山风口阵地中日双方的战斗愈演愈烈。
进攻的四团主力卯足了力气。
山风口虽然驻扎有将近500号日军精锐,但迫于四团主力的火力凶勐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