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6章 诸夏变(一)  秦时小说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有八脉的长辈,也有现今八脉弟子中的佼佼者,他们是儒家真正的核心。
    “掌门。”
    “我以为,儒家当派出部分弟子,襄助秦国快速稳定齐鲁之地。”
    “如此,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儒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终究,现今要顺应大势。”
    谈直却直接道。
    秦国!
    就是大势!
    多年前,秦国武真侯玄清子便是有一语,天道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不无道理。
    儒家应该顺应大势,助力秦国稳定以及统辖齐地,如此,双方都可以得到利益。
    也能够让秦国看到儒家的诚意。
    “秦国!”
    “不修仁德礼仪,不修三纲八目,果入秦国,汇入秦国之力,无异于相助当年殷纣作孽乎?”
    当即,便是一位须发略有灰白的老者悍然摇摇头。
    帮助秦军稳定齐地。
    不可能!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秦国推崇法家为正道绝学,举国上下,法令严密,儒家难道要屈服于法家?”
    “殊为不妥!”
    又一人摆摆手。
    儒家同法家之人,迥异两道也。
    如今,儒家要襄助秦国稳定齐鲁之地,帮助秦国稳定诸夏之地,无异于,自甘居于法家之下。
    法家?
    外道也!
    掌门伏念闻此,只是神容平静,时而端过面前案上的一杯茶水,轻呷一口,并不做声。
    “秦军占领齐鲁之地,百家避退,如今咸阳那里的态度没有传来,我以为,儒家将闭门读书为上。”
    邵广晴,子思一脉。
    以观左右,缓缓一笑,说道己身之言。
    无论接下来儒家要有何种动作,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果然同咸阳哪里的意思违背。
    就是灾祸。
    襄助秦军整治齐鲁之地,自然好。
    若是那位秦王嬴政不乐意该如何?
    那可就是做的多余了。
    还很有可能又祸患落下。
    “子房,你觉得我等现在当如何?”
    语落,观四周八脉前辈和师兄弟若有所思,随即,视线一转,落在临近不远处的一位儒雅年轻人身上。
    其人锦衣素净,神容俊秀,静坐于案后,浑身散发一股别样的浩然清柔之气。
    正是近年来,在子思一脉声名鹊起的张良张子房。
    自入儒家之后,一直研读先贤经典,且颇有所得,屡次论道,多令师兄弟叹服。
    堪为儒家后起之秀。
    邵广晴很喜欢这个师弟。
    上首的掌门伏念闻此,亦是看向张良,他的确不错。
    “子房惭愧,尚未有万全之策。”
    淡绿色的雅致素袍着身,玉带环绕,于小圣贤庄修学已经多年,闲暇修行,浩然已成。
    拱手一礼,看向邵广晴师兄,看向上首的掌门师兄,摇摇头。
    “万全之策?”
    “哈哈,世间焉得有万全之策?”
    “智者千虑,还有一失,何况我等乎?”
    “子房,说说你的看法?”
    “现今秦国势力遍布齐鲁,如今的局面不似先前齐国,我等每走一步都有不同的结局。”
    “由着诸子百家和咸阳那里,我们已经损失太多了,果有良策,勿要隐瞒。”
    感子房之语,谈直却陡然笑道。
    自子房入小圣贤庄以来,便是跟着自己修行,可也只是跟随了一年有余。
    后来,自己便是教导不了了。
    便是任由子房在小圣贤庄修行,小圣贤庄这里的前辈很多,若有疑难,随时可以解决。
    更别说,还有荀师在。
    “师兄所言甚是。”
    “若言眼下局势,秦国攻下临淄,纳入齐鲁之地,诸夏为之一统,秦国为一天下之国。”
    “儒家之将来,自然要看咸阳那里是如何决断?”
    “子房以为,眼下诸夏刚定,儒家宜读书为上,不宜掺合过多,多言数穷,不若守中。”
    “待咸阳那里有变,儒家在变,接下来,还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