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一章 S+难度研究,确定的方向!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湮灭力方向的最佳环境--王浩会提供一些实验发现、数据,而其他学者绝对是不可能第一时间了解内容的。

    他们一起进行讨论,很快又找来了海伦,四个人就说起了基础理论内容。

    保罗菲尔-琼斯和海伦一致认为,“想要让强湮灭力的基础理论有突破,最好的方式就是解析质量单位。”

    海伦道,“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能对质量单位进行解析,就能够以此完善整个物理理论,把现有的量子物理、电磁学,甚至是牛顿物理,进行全面的构建。”

    “强湮灭力也一样,以质量点构建介子模型,构建粒子模型,对于湮灭力强度进行描述,才能够去研究‘湮灭质量点、湮灭介子’以及‘物质磁化效应’的过程。”

    当然。

    虽然说起来似乎很简单,‘质量点’毕竟只是概念上的东西,想要靠数学手段去解析质量点,其难度绝对是非常惊人的。

    王浩干脆试着建立了一个任务--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以数学基础构建质量点。】

    【灵感值:0。】

    果然!

    现在他已经很清楚的认识到,‘s+’难度代表的不是一个难度级别,而是说‘难度无上限’。

    比如,‘扬-米尔斯方程’的研究,到现在依旧没有全部完成,卡在‘灵感值60’动也不动。

    那个研究任务很可能几年、十几年,都没办法完成,甚至说,可能会永远都没办法完成。

    科学,没有顶点。

    ‘s+’难度任务,每增加20点灵感值,都会是一个巨大的成果,后续是否有进展就很难说了。

    虽然难度非常的高,但王浩还是决定要投入到质量点的构建研究工作。

    这个工作太重要了!

    如果能有一定的成果,肯定会成为湮灭理论的基础核心,会让湮灭理论迎来全新的革-命,会让物理学应该发展的爆发,也能以此给强湮灭力的研究带来足够的支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