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七章 确定粒子,国际震动!爱德华-威腾:原来保罗是叛徒!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就是最适合的,就像是曾海玉说的,他们可以拿出很多种方案,确定了一种方案以后,后续还要进行调整。

    整个过程中会扯到很多的计算,总不能每次碰到计算的争议就来找他解决。

    所以工作根本就没有意义,还不如直接研究一套模拟系统,每一次都用计算机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对于梅森数实验室有好处的,他们在完成和航天局的合作项目以后,手里已经没有大项目了。

    实验室的好多人都‘闲着’,研究人员无事可做,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王浩就干脆说帮助做一套模拟系统,和流体力学计算有关的核心难点,对他来说已经不算太复杂的问题。

    他完成了核心的数学问题,附带工作交给其他人就可以了。

    至于帮助选出最优的方案,也就算是达成项目合作附带的‘赠送’了。

    那只是个小事情而已。

    帮助实验室找一个千万以上的项目才是大事情。

    “维持一个实验室运转,实在太不容易了,还要费心费力的去找项目。”

    王浩叹了口气。

    ……

    在王浩感慨着工作不容易的同时,全球物理界的焦点,都在欧洲核子组织的粒子对撞测试实验上。

    这是第二次测试实验,强度比第一次还要高。

    来自三十七个国家的研究团队,参与了实验工作,国内也派出了一支团队参与后续的实验数据分析工作。

    但国际关注的焦点却是两个独立研究组,一个是迪迪埃-马约尔的研究组,一个是格斯纳-雷尼尔的研究组。

    虽然欧洲核子组织没有发布确定的消息,但很多内部人士都知道,两个独立研究组会专门负责单独能量区间数据的分析工作。

    所谓单独能源区间,就是‘183Gev-187Gev’区间的数据。

    之前迪迪埃-马约尔的研究组,先一步完成了相关区间的数据分析工作,并得出区间内存在新粒子的置信度。

    虽然置信度没有达到五个标准差,但只要超过一个标准差,就足以说明相关区间存在新粒子的可能性很高。

    当粒子对撞测试试验结束以后,两个研究团队全部投入到相关数据分析工作中。

    他们之间存在强烈的竞争,研究组的每个人都很努力的进行工作,希望能先一步完成数据分析,确定新粒子的存在。

    最终还是迪迪埃-马约尔拔得头筹,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关的经验,在初始数据报告结束的第四天,就完成了区间内所有的数据工作。

    他们在实验组的网页上,发布了研究成果以及确定的消息,“我们已经发现了新粒子的信号。”

    “在183Gev-187Gev区间内,存在一个新的新粒子,通过实验数据的测算,新粒子存在的置信度超过7个标准差。”

    他们甚至对新粒子进行了解析,“新粒子,很大可能是一种全新的μ介子,质量是电子的500倍左右。”

    物理界对于发现新粒子,置信度标准为超过五个标准差,七个标准差,也就代表发现新粒子的可能,超过了99.99999%。

    这个概率实在是太高了。

    在迪迪埃-马约尔的研究组,发布研究成果的两天后,格斯纳-雷尼尔的研究组也确认了新粒子的存在。

    他们所计算的标准差为‘6.9’,同样认为是一种全新的μ介子,对于新粒子质量的计算更加精准。

    格斯纳-雷尼尔接受采访时说道,“新粒子是一种新型的π介子,质量是电子的509.4倍。”

    “它的衰变速度非常快,但我们还是成功捕捉到了信息。”

    “这个发现非常的惊人,也代表未来可能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提前预测出更多的新粒子。”

    “我们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重大发现……”

    在两个研究组相继确定了新粒子以后,欧洲核子组织也发布了相关研究报告,确定了新粒子的存在。

    这是个震惊国际物理界的消息。

    虽然之前已经有了预估,但真正确定下来还是让人感到惊讶,好多人都重新回顾了王浩和保罗菲尔-琼斯一起的研究。

    他们能够通过塑造新的衰变问题数学体系,再结合杨-米尔斯方程进行计算,就能够提前计算出新的粒子。

    这种方式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在之前大多数新粒子,都是通过粒子对撞的实验数据分析发现的,能够通过研究理论预测的粒子数量非常稀少,也都是那些非常关键的粒子。

    比如希格斯粒子、中微子。

    希格斯粒子、中微子,都属于大类的粒子,能够通过计算预测并不奇怪,而单独的介子是小类的粒子,他们在理论中发挥的作用是极其微弱的。

    现在则是能够通过计算预测出来,让很多物理学家都感到不可思议。

    很多物理学家都开始研究起了王浩和保罗菲尔-琼斯的研究成果,也都对于湮灭理论产生了兴趣。

    于此同时。

    国内外大量的媒体做出了报道,报道都是围绕欧洲粒子对撞实验发现的新粒子,以及王浩、保罗菲尔-琼斯对于新粒子的提前预测展开。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很多记者也到西海大学对王浩进行采访。

    他们想采访到王浩是非常不容易的,但针对新粒子的发现问题,王浩还是公开露面了,他对于研究进行了解释,“我们的研究主要还是围绕湮灭理论进行。”

    “我一直相信存在一种湮灭力,这种力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