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1章 以作品说话  华娱璀璨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刘艺妃感受到手上的温暖,和他相视一眼,稍许平复了下波动不止的心情。

    “你看木野,整个人都僵着,太紧张了。”她捂嘴低笑,瞅了瞅楚轩旁边的文木野。

    楚轩偏头看了看,拍了拍文木野臂膀:“放松点。”

    文木野讪笑,小幅度的活动了下身子,以驱使浑身上下的紧张感。

    紧张到身体僵住,这得有多么的紧张才行?

    或许很少人能理解他现在这个状态,就一个短片而已,获奖不获奖的有那么重要吗?

    抛开王佳卫提醒的《希望》获奖的意义,抛开作为导演希望自己作品获奖的天然的渴望。

    他从《诛仙》作为助理导演出道,半途被楚轩和刘艺妃拉去当《希望》的导演,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巨大转折。

    从06年开始的两年以来,他一直都在做一件事,就是把《希望》变成电影。

    他这两年的工作,不是搜寻资料就是拜访学者,或是回公司处理跟《希望》相关的编剧工业化的事,唯一的目标就是让《希望》更完美。

    楚轩和刘艺妃这两位师哥师姐对他很信任,还拟定他将是电影的导演,刘义等公司的前辈老师也对他很关照,任何疑问都很耐烦的给他指导。

    或许就是因为这一些些信任和关照,也因为《希望》是他梦想的启航,使得《希望》在他心中的地位愈发的重要。

    现如今的《希望》虽然只是短片,但他对《希望》能获奖的渴望程度,不亚于奥运会运动员对金牌的期冀。

    现在又面临国外的舆论,又有《希望》因舆论在第二阶段选票明显大幅度下降的情况,这让他的压力非常的大,处于将要崩溃的边缘。

    这不是别人给他的压力,而是他自己给自己的压力。

    渴求《希望》的好,已然成为文木野心中的执念。

    正如卡梅隆,是有多么的热爱,才会让卡梅隆为了《阿凡达》付出十年的心血,让卡梅隆十年只做这一件事。

    文木野现在的状态,为了《希望》付出所有的这股劲,就和卡梅隆差不多。

    唯一和卡梅隆不同的是,文木野太年轻,才大学毕业一年,太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了。

    颁奖典礼早已开始,还没到短片单元的颁奖。

    听着现场的掌声,看着一个又一个人上台领奖,余光偶见那些与奖失之交臂的人的失落,文木野无心关注这一切,离短片单元的颁奖越近,他心里超标的紧张感让他看起来越发的彷徨。

    直到进入短片单元的颁奖流程,他的专注度才慢慢恢复,飘散的听力才缓缓聚拢。

    一项项小奖公布,没有《希望》的名字,他绷紧了神经。

    轮到一些大奖的时候,他的拳头握得紧紧的。

    “短片单元最佳编剧奖,埃里克。”

    “短片单元最佳摄影奖,图里维亚。”

    埃里克,《烈日余晖》的编剧,《烈日余晖》也是在第二阶段被《希望》淘汰的作品。

    图里维亚,《极光之下》的导演,和《希望》、《黑洞》成为戛纳短片单元三部进入最终评选阶段的作品。

    然而,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短片,在短片单元中这三个大奖任何一个作品只能拿下其中一个。

    拿下了最佳编剧,就不能拿另外两个;拿下了最佳摄影奖,也就无缘最佳短片这个金棕榈大奖。

    也就是说,共同角逐短片金棕榈的《希望》、《黑洞》和《极光之下》,其中的《极光之下》已经算是被淘汰了。

    现场各处响起小声惊呼,他们明白,短片金棕榈只能是《希望》和《黑洞》二选一。

    “接下来要颁发的是短片单元最佳短片奖,有请颁奖嘉宾王佳卫导演。”

    楚轩和刘艺妃相视一眼,王佳卫是短片金棕榈颁奖嘉宾,这其中有什么说法?

    不仅是他们,坐在前排的陈恺歌、尔东升、吴语森等人也有稍许讶异,然后明白了什么似的,嘴角勾起抹笑。

    舞台上,王佳卫迎着掌声走上前,接过公证人员手中的卡片。

    他打开大片看了一眼,不知道看到了什么,脸上的神情明显有所放松:“第六十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短片单元最佳短片的作品是……”

    ……

    昨天,第三阶段的展映结束,宣告着这届戛纳电影节的展映环节全部完结,顺势进入最终的评选阶段。

    昨夜,王佳卫和一众评委汇聚在戛纳举办方所在大厦的会议室,对最终的几部影片评选各抒己见作汇报。

    轮到《希望》,王佳卫开始了他的发言。

    “《希望》的质量不必多言,经过三个展映阶段,通过各种观影报告和我们自己亲身去观看的体验,从各种专业角度上都能看到它的优秀。”

    三个阶段十二轮展映曝光,不论是现场反响还是观影员的专业报告,无一例外的都表示《希望》的优秀远大于它的瑕疵,王佳卫如此发言也没有让人辩驳的理由和依据。

    “有关《希望》的舆论完全是无稽之谈,如果因此而发生影响在座各位评选的考量,我为此感到很痛心,我认为这已经偏离了艺术的方向。”

    王佳卫义正言辞,却被一名评委反驳。

    “但舆论的核心不无道理,虽然只是一两分钟的片段,但大部分都是欧美的惨烈灾难场景,这个舆论确实有理由去质疑《希望》的偏见性,我们也有理由将这份质疑作为评选的参考。”

    面对评委们聚焦的目光,王佳卫不以为然。

    “华国是一个国家,欧美是两个大洲,为了展现全球性灾难,以国家为单元均分灾难场景,这不是很正常吗?”

    王佳卫从大方向上说道理,眼看又有评委想要出声反驳,他说了一句让在场有意见的评委们无言以对的话。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