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9章 拥抱新观念,享受大红利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是好事啊!”

    吴远脱口而出之余,豁然开朗,眼前一亮。

    怪不得卞孝生下午来这么一趟,说了那么多服软的话,却又什么要求也没提。

    敢情重头戏在这儿呢。

    既然你跟我玩这么个弯弯绕,那咱也就跟你来弯弯绕。

    “四姐夫,这样,你记下几个电话,转告一下卞书记,就说家具厂给他做了担保,可以先拿货,后还钱。”

    电话那头钟振涛一阵手忙脚乱。

    记下了三个电话之后,当即果断道:“我明白了,幺弟,你放心,这话我一定带到。”

    挂了电话,吴远也替钟振涛高兴。

    总算是多年媳妇熬成了婆。

    在他这个年纪,能迈出这么一步,就很关键。

    当然,最终止步的天花板,跟三姐夫熊刚那是没得比。

    但至少比他前世始终盘桓于村支书这个位置上,成为老支书的要好一些。

    傍晚时分,下班回到家。

    几个孩子,在拿着不知道从哪买来的零星炮竹,在门口菜园子一通乱炸。

    这让推门下车的吴远,就不由想到了海湾那一片——空袭乱炸还在继续。

    晚饭的时候。

    杨支书看着电视里,央视战地记者发回的现场报道,那叫一个断圮残垣,支离破碎。

    “这老美也太孬了,这不欺负人么?也太流氓了!”

    这话让吴远不由想起,多年以后,不少人说,见到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

    如此观念转变,也就在数十年间。

    不得不承认,未来二三十年,是华夏大地真正的巨变时代。

    而如今,恰恰是这个巨变时代的起点。

    很多观念在遭遇冲击,粉碎,进而重组,形成新一代的观念和看法。

    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自然就能享受到这个时代的最大红利。

    而依旧抱着旧观念的,难免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当然,这些话,吴远只在心里念着,并未宣诸于口。

    转眼到了2月4日,腊月二十,立春。

    立春不是春节。

    这一天,三姐和四姐家的孩子,陆续都被接了回去。

    吴远晚上回到家时,顿觉家里空空荡荡的。

    呆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说:“小江和玥玥呢?”

    准备晚饭的刘慧道:“今天你三姐和四姐家孩子刚被接走,俩孩子干妈就过来把孩子接走了,说是接回家过两天。”

    原来是被宋校长接回去了。

    吴远回过神来,就听刘慧担忧着道:“不是我说闲话,他们家那条件,我真怕给俩孩子冻着了。”

    “放心吧,妈,”吴远只能宽慰道:“村里别人家的孩子,都没咱家这条件,不是照样能长大?”

    刘慧也不知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径自道:“反正呀,俩孩子不在,回头吃过晚饭,我也回去了。”

    吴远听着这话有些怨气,却也不能说什么。

    晚饭过后,刘慧先老伴一步,回去了。

    看得老支书乐乐呵呵地,却能还不忘记拎着狗饭,兴匆匆地往家里走。

    转眼间,吴家小楼就剩吴远俩口子了。

    这段时日,杨落雁的工作异常地充实,天天忙得脚打后脑勺。

    今天亲妈一走,俩口子二人世界的,她在生活上又度过了异常充实地一个夜晚。

    结果隔天一早醒来,下大雪了。

    好家伙,漫山遍野,白茫茫的一片。

    按季节,这都属于春雪了。

    但年味却因此而更浓了。

    而且这雪提前下了,春节那几天大概率会是好天气。

    俩口子从被窝里露出个肩膀来,看着外头的雪封世界,就不由地往被窝里缩。

    片刻后,杨落雁还是挣扎着起床了。

    不起床,就得面临着再次被充实的风险。

    而且厂里临近过年那么多事,离不开她这个老板。

    媳妇一起床,吴远一个人赖床,就没了意思。

    跟着起床,裹着军大衣,趁着下雪还没化雪的档口,把灶房上的水箱里,水都上满。

    顺便检查一下各处的水路管路,看看哪里有暴露在空气中的风险。

    免得化雪之后直接被冻住,导致小楼用水彻底中断。

    那可是要命的事。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享受了土暖气的便利和上下水的方便之后,再回到从前那般大冬天砸冰取水的日子,根本不可能,回不去了。

    早饭过后,杨落雁坐着大奔走了。

    吴远再一走,家里就没人了。

    可即便没人,这土暖气也得开着,否则等到下班回来,屋里早就凉透了,再想烧暖起来,起码得烧上一晚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