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6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订单量一回暖,吴远本人还能荣辱不惊的。
    但厂里的气氛却明显不一样了。
    一身波点长裙的马明琪打扮得漂漂亮亮,哼着歌儿不说。
    缝纫工场里更是唧唧声一片,一个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全都在埋头苦干。
    那劲头看着,就让人鼓舞莫名。
    到了木工厂房,又是另一派景象。
    一个个精赤着上身的老爷们,都在挥汗如雨,忙个不停。
    就连穿着工字背心的乔四爷,都亲自上手干活儿。
    吴远把乔四爷叫出来道:“师父,您老人家是木匠总工,怎么能亲自干活呢?”
    乔四爷看了他一眼,方才接过烟道:“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顺便活动活动。况且,就算你是我徒弟,我也不能白拿你工钱。”
    “师父,瞧您这话说的……”
    “你还有事没?没事我忙去了。”
    乔四爷说完,就把华子夹在耳后,返身进屋了。
    老家伙还挺犟。
    怪不得其他师傅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连乔四爷都这么出力,谁还敢偷懒?
    最后,吴远冲大徒弟招招手,把马明军叫了出来。
    一出来,马明军就用发问代替吐槽:“师父,师公真的是五六十岁的人么?怎么干起活来,连我都撵不上?”
    “你这家伙只知道使蛮力,没事多跟你师公学学,能把他老人家的精巧心思学个二三成,就够你受用一辈子的了。”
    “那我还是使蛮力吧。”
    “瞧你那出息!”吴远日常恨铁不成刚一句,随即又问:“最近宝俊那边……”
    “宝俊挺上心的,一门心思地出力挣钱,跟苗苗之间也挺规矩。”
    吴远松了口气,总算放点心:“行了,回去吧。”
    放走大徒弟,吴远抬脚就往外走。
    冷不防蔺苗苗追出来道:“老舅,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
    吴远驻足回头:“我就随便看看,有什么好说的?”
    “听说家里都盖好了,什么时候能搬回去嘛?”
    “我都以为你乐不思蜀了呢。”
    “老舅,我亲爱的舅舅,你从小到大、青梅竹马的大外甥女,能是那样人么?”
    “少没大没小的。搬家在月底29号,黄道吉日。你回去只能住二楼,别嫌弃。嫌弃就别搬回去!”
    哪知道蔺苗苗一听就乐的蹦起来了:“二楼?人家巴不得呢,我这两天就抽空回去看看新房间。”
    说完,一溜烟地跑掉了。
    走出村部大院,马明朝立刻把车开了上来。
    还没等吴远开门上车,就见杨支书打家的方向溜达过来了。
    吴远只好关上车门,迎上前去。
    爷俩就蹲在村部门口的桥墩子旁边,各点上一根烟聊起来了。
    “好久没见你来厂里了。”
    “这不前阵子市场不景气,一直在想办法。”
    “干得不错,厂里现在热火朝天,连带着咱村都比别的村有活力。”
    “这不是我的功劳,主要是爹你领导有方。”
    “少跟我来这套。”杨支书笑骂了句,接着问道:“照这情况,年底村里那2%的股份能不能拿1万块分红?咱爷俩私下里,你跟我实话实说。”
    “那肯定的,爹。这么说吧,如果这个月的销售形势能维持到年底,别说是1万块,2万块都有可能。如果维持不到,也应该能有个1万块的样子。”
    杨支书长出一口气道:“那我就放心了。年底,村里打算用这笔钱,盖所小学,跟县里申请点老师过来。”
    “爹,这是好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到时候村里钱要是不够,我个人可以捐。”
    “那倒不用。”杨支书夹着烟的手摆摆道:“能从村里出最好。捐钱这个口子,开得越晚越好。”
    老支书一向公私分明,吴远也就不再坚持。
    只是提议道:“如果这分红修了学校,还能多出来点,能不能把村里这条路给修修?”
    杨支书瑶头道:“难!村里提留款、统筹款的窟窿不少,很多家庭就是没钱,村里也没法逼太紧,只能先堵上。”
    农村的情况历来复杂,富不起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之一,就是身上背负了太多不该背负的重担。
    这个问题沉重且无奈,不是爷俩能解决的。
    杨支书很快起身道:“你去家里看看,落雁今天在家。”
    吴远跟着起身道:“正好我定在月底29号搬家,跟落雁说一声,让她有个准备。”
    “阳历29,阴历26。好日子,行!办席面也在那天?”
    “爹,我想着这回就不办了,自家人吃个饭就行。”
    “也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