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老师过誉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很快,酒食上来,李蘅和王恩业小啄闲聊起来。
“老师,现在你的名气虽然有了些。但是仅凭一次教几十个学生,想要桃李满天下,还是有些不够啊!”李蘅道
“哦,此话,怎讲?”
“老师,您一次就算是教一百个学生,这一生终不过能教两三千人,如何能桃李天下?”
王恩业想了想,点头道:“是啊!人力有限,能教千人,我也满足了,强求不得。”
李蘅笑道:“非也,有一法可以解决。”
王恩业来了兴趣:“如何解决?”
李蘅道:“我想问老师一个问题,教一个三岁孩童认字识字写字,状元教的和举人教的可有区别?”
王恩业道:“区别不大,认字发音而已,读书人都能教得。”
李蘅道:“也就是说,老师您教这些和举人,也差不多?”
“差不多!”
“那一个普通童生教的和老师有差别吗?”
“差别不大!”
李蘅笑道:“也就是说,其实单单教一个孩童认字识字,一个状元教和一个童生教,其实分别不大。”
王恩业点头。
李蘅又问道:“那要是教《中庸》《论语》呢?大学士,状元,举人,老师,和一童生,谁教的好?”
王恩业道:“那自然是大学士教的最好,状元也不差,举人次之,我再次之,童生根本交不了《中庸》《论语》这等学问。”
李蘅道:“那问题来了,如此说,让一个状元,举人,甚至老师您,本来应该教《论语》这样高深的学问的,去教一孩童断文识字,是不是一种浪费?”
王恩业若有所思的想了一会,点头道:“承平所说,有道理啊,真是浪费啊!”
李蘅道:“所以说,现在的教育方法,是有问题的。像老师这样,一个学生从断文识字,一直教到《论语》,其实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浪费在教这个学生识文练字上了。其实不必要,这在浪费老师的时间。”
“哎,那有什么办法?”王恩业叹道
李蘅道:“怎么没办法?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做,把学生按知识水平,分成几个等级。最低级的,只需要教他认字写字的,完全可以找一个童生,来教他们。等到他们会的字多了,开始学习识文解字,可以让更好一些的先生教授。然后等到他们学的更多,可以学习诗词歌赋了,就可以让有学问的先生教他们。最后学习《中庸》《论语》这种高等学问的时候,老师您再亲自教。这样,老师你就能把更多精力,教授你本该教的学问上。就可以教更多的学生,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教孩童写字。
这样教出的每一个学生,也还都是您的学生,您还是他们最重要的老师。同样的每一个教过他们的人,也是他们的老师。他们任何一个人有成就,也是老师你和他所有老师的荣耀。你们联合起来就可以教几倍,十倍,几十倍的学生,就可以人人桃李满天下。”
王恩业听的筷子都掉桌子上,半天,一拍桌子,大喜道:“好,好,好办法!我怎么没有想到。”
李蘅道:“我称这种教学方法,为学校。不瞒老师说,学生已经在李家庄子,组织创办一所学校了。但是普通的教员,老师好找。但是坐镇学校的校长却没有人选,今日来,就是请老师出山,出任学校校长一职。”
王恩业问道:“什么是校长?”
李蘅道:“校长,就是一个学校,最德高望重,学问最好。也就是我刚才说的,教授最顶级学问的老师。此一职,非老师莫属。”
王恩业激动的道:“真的吗?”
“是!”李蘅道:“老师,我这所学校,叫李家庄小学。”
“何为小学?”
李蘅解释道:“孔圣有《大学》一书,国家有国子监,视为最高学问学府,我称这样的学府为大学,意思为学问大成,人才集积之意。而我们的学校,自然不能和国子监相比,教授的学问,相对也粗浅些,所以叫小学,意思是学识小成之意。”
“好,好!”王恩业拍手道:“小学,这名字好,谦虚又不失高雅,紧承大学之意,好,好!”
李蘅道:“老师,我是这样想的。这小学,我按学识高低,年龄大小分为四个年级。一年级,只教认字写字,用一个童生就可以教几十人,称为一个班。这样的童生称为教员,几个十几个这样的童生教员就可以教几个十几个班,这样一次就可以教几百上千个学生。
而当这几百上千个学生,学会了认字写字,就可以升到更高的二年级。二年级,用一般的教书先生,来教授他们简单的说文解字,古代诗词,韵律等。一个这样的先生,我称为教师,几个十几个教师,又可以教几个十几个这样的二年级,教上千学生。
等到他们全部学会这些,就可以升到更高级的三年级,就可以让更好的先生教他们学习,四书五经,经典子集。这样的先生,我称为老师,一个老师,教几十个学生,几个老师就可以教几百个学生。
等到这些学问都学好了,就升入最高的四年级。四年级,就可以让老师这样最高学问的老师来教,几个老师这样的大学问者,每人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经史子集,教授学生。几个人联合教几个班,几百个学生。这几百个学生同时又都是这几个老师的学生。这样一个学生有出息,几个老师都荣耀。而几个老师联合教的学生更多,出现好学生的概率也更高。如此岂不美哉?
而且,学生天赋不一,在每一次升级的时候,都会有天赋不好的学生被淘汰,也避免像老师这样高深的师父,把精力浪费在顽劣不堪的学生身上。这也是一种好事啊?”
“好,好,好!”王恩业连说三个好:“承平此法甚好,造福千古。”
李蘅道:“学生想法虽好,但是还需一个老师这样的校长坐镇,所以学生恳请老师出山。”
王恩业听完,也知这校长责任重大,踌躇道:“你说这校长,需德高望重之师,我行吗?”
李蘅道:“老师把‘吗’字去掉。您不行,谁行?你可是教出我来的。这古阳县,有多少教出秀才的先生?老师你现在已经名扬古阳县。等到明年,学生考中举人。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