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三二六章 仁礼垂钓  秦时小说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箕子朝鲜、辰国之地的事情多牵动心神。

    虽知他们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还是忍不住的担心。

    韩国!

    最后的希望所在。

    一晃,快二十年过去了。

    天下大势变化很大,也多令人不安。

    为何不安?

    希望越来越小了?

    韩国的余力越来越弱了?

    山东的局势亦是变化很大?

    ……

    也许都有。

    每每念及那般,心中多有自责,多有愧对记忆中的许多人,这些年过去了,自己什么都没做!

    能做的很少很少。

    大事?

    小事?

    自己在关中之地多闲着,难以有事情施为。

    儒家眼下又被秦国多多盯着,身为儒家当家,也在其中,稍有所动,只怕又会引来许多麻烦。

    自己的心不稳。

    于师兄手中的鱼竿看了一下,又看了看自己的鱼竿,浅浅的调整心绪,动了动鱼竿。

    “心不要乱,一些事情就能看的更清楚了。”

    “心乱了,许多烦恼就来了。”

    一语多温和。

    “师兄,眼下来看,我也做不了什么事。”

    “也难做什么事。”

    张良一叹。

    “既然做不了什么事,就好好垂钓。”

    一语笑道。

    “师兄。”

    “以咸阳的态度,儒家接下来还会有不少麻烦的。”

    “诸子百家。”

    “儒家的道理于嬴政有用,儒家就不一定了。”

    “中央学宫之内,儒家的学问一直有,儒家之力……多有打压,接下来怕是会更加严重。”

    “……”

    张良落于一事。

    一件一直存在,但一直没有解决的事情。

    “那……你觉咸阳此举可以成功吗?”

    一语反问。

    “应该……很难。”

    “不是没有机会!”

    张良沉吟数息,给予应语。

    “那儒家会消失吗?”

    旁边一语再问。

    “消失?”

    “应该不会!”

    “……”

    “既然不会,子房,你何必如此担忧?”

    “……”

    “虽不会,却可能多弱。”

    “……”

    “弱,强!”

    “从来都不是固定的。”

    “仁礼之道,是法家所缺的,是治国所必须的。”

    “仁礼所在,儒道就在。”

    “由弱变强,也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如此,子房,又有何忧虑和挂碍?”

    “……”

    “道理如此,所见多难。”

    “……”

    “祖师当年以仁礼行天下,儒家尚小,虽所料儒家之势,亦是未有得见。”

    “子房。”

    “一些事,心力施为,则是道德。”

    “……”

    “师兄。”

    “……”

    师兄之言,皆为道理。

    张良无力反驳。

    道理如此,自己却不愿意是那个道理。

    十年、百年、千年太久,眼下才是真实,才是只手可以触摸的存在,也是可以把握的存在。

    “子房。”

    “心静了,才能感知天地的脉络,把握大势的方向所在。”

    “儒家如此。”

    “韩国的事情也是如此。”

    “知可为而为之,因势利导,事有可成。”

    “至不可为而为之,悖逆大势,则万难之。”

    “此刻,山东之地的许多人都明白那个道理,为何你却不明白了?”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