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片,那质量都是很扛打的,按照以往情况即便是最终获奖的短片,也不比票数最低的短片强多少,很难出现票数差距太大的局面。
这看样子,是《希望》完爆《夏日挪威》?但《希望》凭什么?
这条短信戛然而止。
菲利普读懂了后续没说完的话,如果质量差距过大的话,他的老师将放弃对他的帮助。
他有些恼羞,但也能理解,毕竟展映是公开的,观众和媒体也不是傻子,如果差距过大的情况下获奖的作品是质量低的那一部,那简直就是在侮辱观众、媒体和所有嘉宾的智商。
这些人都来自全球各地,是不可控的因素,不像仅在一国之内举办的影视节,搞出侮辱智商的暗箱操作的后续,还可以通过控制媒体阻止一些消息的传播。
可面对全球各地的媒体,如果出现明显的暗箱操作,这消息的传播怎么阻止?根本没办法阻止。
一些不利言论一旦爆发,那将让戛纳有失公信力,也会损害戛纳的名誉。
他的老师身为戛纳的评委,享受着戛纳评委带来的资源,自然不想看到这一幕,也不敢去这么做。
而从短信内容可知,在他老师心目中,他的《黑洞》好像远远比不上《希望》?
这怎么可能?
菲利普很是不信,他的《黑洞》在三分钟内就深挖出人性的贪婪,并且做了三层展现人性的递进,还映射了社会三重不同层次的隐性规则。
试问有谁在他二十多岁的年纪,作为导演能在三分钟内拍出这么有内涵有深度的短片?
他把他在人性贪婪方面的思想,全部浓缩在三分钟的镜头语言中,可谓是从头到尾都是精髓,每一帧的画面都值得令人深思。
这样的一部作品,被他的团队称之为“神作”。
可如今在老师的眼里,却好像比不过来自影视行业还是蛮荒之地的华国的科幻短片?
菲利普的思绪乱了,他发了一条短信抱以期冀的确认这件事:
他盯着短信等待回复,可对面迟迟不回,好似他的老师有犹豫,也好似他的老师在考虑是否要打击自己的学生,但最终还是说了实话:
菲利普一怔,脸色逐渐阴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