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风云际会(86)三更(风云际会(86)禹州府比...)  没你就不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风云际会(86)禹州府比镇北之地就好了许多。
    稍微朝南一点, 这地方就能种冬小麦了。
    镇北之地就不行,冬小麦过不了冬。春上种,八九月里收, 春小麦不如冬小麦好吃。
    一行人走走停停,原计划是三天打个来回的,可其实呢, 三天都没到禹州府。
    大雨耽搁了行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得要沿途查看禹州府的情况。这一路看来, 说实话, 曹东觉得还不错。
    他低声道:“禹州知府方大同, 是先帝平太二十年的同进士, 先是在青县做了县尉,一任就是五年。这五年期间, 其中有三年是县令出缺, 他主要打理县衙事务。五年后,被举荐出任县令, 这一干又是七年,将青县一个下等县,经营成一个上等县。圣人登基之后,施恩于官员, 凡是在任上十年以上者, 要么高升,要么往更好的地方调整。那时候……朝中正好有些亲东宫的官员挂印辞官, 空额正多。原禹州知府挂印而去,方大同高升, 出任了知府,迄今已经第十五个年头了。”
    尹禛点点头, :“这么说,此人该是不年轻了。”“是!老大人今年平五十了。”
    尹禛骑马上了高处,从高处看这水渠,然后再下去,站在水渠的边上。他指了指路边的枯树枝,曹东顺手递过去,然后就见侯爷将树枝伸进水渠里戳了戳,提了树枝上来,查看树枝末端。
    曹东懂了:“水渠修的好,且年年有整修,并无过多的淤泥堆积。”
    眼看禹州城的能看的见轮廓了,曹东光就催:“侯爷,得赶紧的,这个时候再不启程,只怕天黑进不了城了。”
    尹禛摆手,“不着急。”他将脚下的靴子脱了,往边上的田里去了。才下完雨,地里没干透,没法下麦种。他得用脚探一探,看这场雨到底渗了多深。
    吕大力在边上喊:“爷,您上来吧,您要看属下下去便是了。”
    你不懂,脚踩进去才知道这地到底如何。
    趟了一圈出来,脚上被划拉出血口子了。
    吕大力急了:“属下回去怎么跟夫人交代。”
    “喊什么,等回去就好了,你说夫人怎么知道?”
    吕大力小声嘀咕:“有什么是夫人不知道的?”
    少啰嗦,他得走到水渠边清洗脚上的泥。才一过去,不远处就过来一骑驴的老者,看见他这样就笑:“小伙子,长的好生俊秀,是南边人吧。这边的田便是再湿,也没有泥鳅。水渠可得提醒你,别进去的深了……”
    尹禛将脚上的泥洗了,这才看老者,见他打着赤脚,脚上的泥都干了。手里提溜着两双草鞋,他就笑着邀请,“老丈不来洗一洗。”
    老者从驴上下来,也坐在边上,问说,“是客商呀?还是游学呀?”
    这老者看了吕大力带着的人,上下扫视了一眼,眼睛微微眯了眯,这才道:“那老丈可猜不出来。”
    尹禛指了指老者手里的草鞋,“方大人,可否讨要您一双草鞋穿?”
    老者一愣,看向这少年,“小老儿可不是什么大人。”
    尹禛指了指吕大力,“出来没瞒着人,特意没叫换靴子。一路行来,你是第一个见了靴子变色之人。再加上您的年纪,以及说话的口音,还猜不出来吗?”
    说着,就从老者手里取了一双草鞋套在脚上,然后起身,郑重的对着老者一礼,“方大人为官二十二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造福一方子民,请受禛一礼。”
    方大同赶紧避开,然后上下打量这少年,“原来这就是镇北侯!”他朝后一退,行礼,“下官见过侯爷。”
    礼未下,尹禛一把扶住了,“老大人劳苦功劳,免了。”
    方大同心里叹了一声,预感到了,这位一来,准没好事。他笑了笑,“侯爷是路过?还是?”
    方大同便牵着他的驴,打着赤脚往前走,不问对方干嘛来的,只转移了话题,说起了农事,“侯爷必不是贪玩捉泥鳅去了。”
    “一路看来,禹州的水利做的极好。想来方大人是通水利之人。”尹禛陪着他走着,“利用地势,达到最大限度的延展灌溉区,了不起。”
    方大同自得了起来,“侯爷亦是懂水利的?”
    方大同便问说,“在侯爷看来,可还有要完善的地方?”
    “你权限有限,只能在禹州一地规划。可河流东西南北,分支极多。这若是全盘规划呢?一条支流都能横穿数府,可各府的情况不同,你协调不了。”
    方大同苦笑,“侯爷……一针见血。所以,为了这一府百姓,还是多耗费许多人力物力的。”
    “在能来的范围内把事干成了,倒是不能苛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人就这么一路走一路聊着,说的都是兴修水利遇到的问题,当时是怎么解决的,又是怎么构思的,竟是十分的投契。
    吕大力不住的看侯爷的双脚,本就破的脚,如今穿着草鞋走在这路上,他都看见那脚磨破了,血都渗出来了。可侯爷还是无所觉的就这么走着,面无异色的跟这位方知府谈笑风生。
    这么走着,必然是天黑前到进不了城的。
    眼见天擦黑了,方大同也没等来谁提醒一句该骑马赶路,一低头就见这少年脚上的血已经染红了草鞋的鞋底,他站住脚,看向这少年,“侯爷,您可知下官的履历。”
    “知!”
    “当年的老知府忠心于先太子殿下,因此,不愿意侍奉新君,挂冠而去。而小官,便是那个人人都骂得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