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章 开工大吉  一江芙蓉半江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时间,院子里的几个人都沉默不语,在心里思忖起郑主任话里的意思。
    妙心记得青莲法师圆寂前跟自己说过,出家是为了安心修行,其实只要心静,在家也是一样的修行。
    她不由回想起自己成为佛家弟子的心路历程,当初跟了师父出入禅院,不过是少年艰辛,为了能长期庇护在青莲法师身边。自从杨怀义被捕遇难后,自己为情所伤,托身佛门以求内心清静。自己真的是一心向佛才成为佛门弟子的吗?这个问题妙心不是没有想过,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也时常扪心自问。
    师傅生病以后,自己接管了庵堂,每天除了念经诵佛外,更多的时间都是在费心操持众人的生计。后来,一众僧尼散去,师傅也圆寂了,自己又承担起抚养张小花的责任了,更别说后来妹妹的一双儿女也寄住在自己这里。
    念及于此,妙心不禁心头一片茫然,难道这就是自己的修行?修行的初衷是为了脱离红尘烦扰,可自己何曾真的离开过红尘?
    郑主任看着妙心脸上神色变幻,不知她内心在作何种想法。他环顾了一下院中的众人,扬声说道:“今天能解决厂房这件大事,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至于妙心师傅愿不愿意出来带着大家干,咱们后面慢慢商议。做人不能太贪心,不能奢求一下子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你们说是不是。”
    随行的人都笑了起来,说还是主任考虑得周到。郑主任又和妙心约定,下周就安排人过来接洽厂房的事宜。一切谈妥之后,郑主任站起来说不耽搁大家时间了,便告辞走人。
    送走郑主任一行,玉梅刚想开口跟妙心说些什么。妙心却摆摆手制止了她:“你不用再跟我讲,让我自己再想想。”
    周一一大早,街道办事处就来了人,带着工程师一起看场地。工程师在庵里转了一圈,心中大致有数了。他对陪着一起看场地的妙心说:“大殿基本结构不用动,菩萨塑像拆除后,地面铺的青砖也不要了,铺上沙子就可以直接作翻砂车间用。另外......”他指了指院子里那棵大树:“这棵树要砍掉,这里要搭建一座炼铁的高炉。”
    妙心看了眼院子里那棵大树,有些不舍地问道:“炼铁炉能不能挪个位置,错开一点,最好能把这棵树留下来。”
    工程师笑着摇摇头:“没用的,就算错开位置,把这棵大树保留下来,它也活不了。”
    妙心看着那棵高大的树,不解地问道:“怎么就活不了?”
    “你想啊,炼铁炉需要上千度的高温才能把生铁融化成铁水。这棵树离高炉这么近,整天高温烘烤,你说它还能活下来吗?”工程师随口说道。
    “就不能把高炉换个地方搭吗?”妙心还不肯放弃,有点不舍得这样一棵大树被毁掉。
    工程师闻言看了一下四周,无奈地摇摇头:“确实没办法,除了在院子里,没有其它地方可以搭建高炉。”
    随后这段时间,街道办事处请来的建筑工人开始进驻小南海。他们先把大殿里残破的塑像全部都推倒,平整了地面同时加固了房屋结构,呈现出的宽阔空间,看起来已经有几分厂房的模样了。院子里那棵树最终没能保留下来,随着油锯的轰鸣声,轰然倒地,只留下一个巨大的树桩。过了几天,树桩也被移走,在原地开始修建炼铁炉。一层层耐火砖堆砌的高炉,外面包着钢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随着大树的消失,原来大家熟悉的小南海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下模糊的印象还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除了高炉和厂房,庵里原有的禅房也重新做了规划。妙心除了保留靠厨房的两间房外,其余房间都留给厂里作办公室和库房用了。
    随着厂房建设的迅速铺开,郑主任抽时间又找妙心谈了几次,加上周围邻居不断上门游说,最终,妙心答应担任新成立的街道企业—红星翻砂铸造厂的厂长。
    既然答应了担任这个厂长,妙心就不好再以出家人的身份参与工作。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还俗。
    当夜,妙心在灯下念了一夜的佛经。第二天一早,她就直接去了佛教协会,交还了自己的戒牒、度牒,除去了僧籍,将户口转回原地重新登记为民籍。做完这一切,小南海的妙心法师已然不复存在,曾经那个叫张玉兰的女子又回来了。只不过,这一来一回的,三十年的岁月就这么过去了。
    从这一天起,张玉兰不再每天剃头,没几天时间,她头上就长出了一层薄薄的发茬,泛着青光。玉梅给她从家里找来一顶工作帽,让她在头发长出来之前出门都戴着,免得惹人注目。
    既然要出任工厂负责人,张玉兰觉得自己应该对厂里的生产有个起码的了解。郑主任对她的这个想法极力支持,在他的安排下,张玉兰和厂里的其他几个骨干去了一家大型铸造厂参观学习。
    在这家工厂,张玉兰才真正了解了什么是翻砂铸造。翻砂是指将熔化的金属浇灌入铸型空腔中,冷却凝固后而获得产品的生产方法。具体操作时,将模具的上下半型放在砂箱里填型砂,压紧刮平,将造好的砂型进行浇注,这套工艺就是俗称的“翻砂”。当然,翻砂铸造具体涉及的东西还很多,比如砂型的原料,塑型的模具,然后还有除砂、修复、打磨等工序。总之,想要得到一件合格的铸件,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
    所幸张玉兰他们这批来学习的人,除她以外,基本都是些朝气蓬勃、干劲十足的年轻人。这些人将会是厂里的第一批干部,也是生产上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身为厂长的张玉兰已经年过五十,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和精力已经让她力不从心。所以,生产上的具体细节不需要她操心,来的时候她已经给这帮年轻人分了工,一人负责一部分,她只是抓总负责,毕竟以后她更多的精力会花在工厂的管理上。
    跟工厂的老师傅聊天时,她刻意多问了一些生产之外的问题,这让她对自己厂子即将要生产的东西又多了一些认识。比如,在汽车制造上,采用铸铁制成的毛坯零件很多,约占全车的六成左右,如气缸体、变速器箱体、转向器壳体、各种支架等等。了解这些内容,对张玉兰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新成立的街道小厂,没有固定客户,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给谁?这是个重要问题。虽然街道办事处前期会给予一定的扶持,但是厂子要想办好,不能一味只靠上级部门的扶持,还是得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才能长久。从老师傅那里了解到的情况,起码为张玉兰接下来的销售工作指明了一条道路。销售上的问题,张玉兰固然可以直接向厂方了解,但有些内容,厂家不一定会告诉她,毕竟那是人家的机密。
    一个月的学习期满后,大家收获满满地回到了厂里。改建的厂房和高炉已经完工,办公室也已经整理出来了,各种生产设备也陆陆续续安置到位。
    新招的工人都已到齐,总共有五十来个。正安排在厂里打扫卫生和协助老师傅安装设备。这其中,张玉兰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小兰。其实也不奇怪,小兰在结婚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