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0章 变天了!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五,麟府破,为西夏大军占据。

    虽然西夏兵马并未继续东进,但此举足以让东京发生一场山呼海啸一般的地震了。

    ……

    四月十三日,东京,大朝会。

    很久没有抛头露面一直在深宫修道的官家赵佶突然带龙禁卫闯进了龙德殿,正在主持朝会的监国太子赵构茫然不知所措。

    而跟随赵佶进殿的还有唐恪和耿南仲数名被罢官解职的文臣。

    唐恪和耿南仲当日被虎神卫押回京师,被除去官职,免为庶民。

    这段时间一直在府中含饴弄孙,朝中渐渐都忘记了两人的存在,谁又能想到,他们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复出。

    赵佶当场册封唐恪、耿南仲为阁相,废赵构的监国太子位,归东宫读书。

    就在这一天,燕王王霖的心腹,皇城司指挥使武松,京营禁军殿帅、开封府尹花荣相继被解职。

    种师道复出。

    赵佶册封种师道为太尉,种师道子种溪为京营殿帅,执掌京营禁军五万人马。

    宗泽被任命为西夏招讨使,即刻离京赴西北与西夏作战。

    郭志舜被罢相,不得不乞骸骨。

    李纲和吴敏虽然没有被罢相,但几乎是一夜之间,朝政落入了唐恪、耿南仲为首的一伙人手上,而京营兵权落在了种家。

    很显然,躲在延福宫修道的官家赵佶,这大半年来一直都没有闲着……

    直至第二天,东京朝野上下才明白,大宋的天又变了!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源自于燕王的兵败范阳,并重伤垂危,似乎已经没有醒来的可能了。

    连续两日,雪片般密集的弹劾王霖的奏表发往延福宫。

    而正在这两天,朝廷派往真定探视燕王病情的御医返回京师,御医进宫拜谒皇帝之后,赵佶就颁布诏书明发中外——

    以刘延庆同知枢密院事,封河北河东兵马大总管,总领河北河东战事,取王霖而代之。

    抽调真定东军十万回防京师。

    这还真是符合赵佶怕死的风格。

    王霖麾下心腹岳飞、燕青

    等大将被免职。

    而燕王王霖改封汝阳王,返回京师王府养病。

    ……

    李纲和吴敏近乎被软禁在府上。

    其实直到现在,李纲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切原本都尽在燕王掌控之中,官家赵佶居然有这个本事力挽狂澜?

    或者是唐恪耿南仲幕后策划?

    难道这便是所谓的墙倒众人推?

    吴敏也无语叹息。

    吴敏原本以为,至少军权是牢牢掌控在王霖心腹手上的。

    谁想到,五万京营禁军,居然一夜之间就落在了种家人手上。

    李相,燕王居然这般败了……老夫实在是想不到,原本铁桶一般的局面,如何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

    李相,朝中这些人一定不会放过燕王,尽管他至今昏睡不起,似乎也活不久矣。

    李纲愤怒道:官家实在昏聩!燕王纵然重伤不起,但只要有他麾下诸将在,金人定难侵入河北。可如今,他却急吼吼夺燕王及诸将兵权,还抽调十万大军回防京师,一旦金兵南下,刘延庆能挡得住吗?昏聩之君!

    大宋亡矣!!

    李纲痛心疾首。

    吴敏长叹泪流。

    家仆来报:两位相爷,新任御史中丞张浚,张大人求见!

    李纲皱眉。

    张浚其人文武双全,他过去曾很器重,但谁知这张浚不知何时卖身投靠了唐恪等人,居然接替郭志舜为御史中丞,高居九卿之位。

    李纲扭头与吴敏对视一眼,淡淡道:请他进来。

    张浚年方三十,却身着紫衣官袍,成为大宋朝廷位置最高的一小撮人之一。

    张浚缓步而入,躬身拜下:下官张浚,拜见李相、吴相。

    李纲淡淡道:老朽等已经居家休养,不再过问朝政,不敢当张中丞如此大礼!

    吴敏也冷淡道:不知张中丞此来何故?

    张浚拱手道:李相,吴相,下官奉官家诏命——汝阳王即将于两日后抵京养病,官家旨意,命下官与两位相爷出城奉迎汝阳王归府!

    李纲心中一震,霍然起身道:燕王将归?

    张浚默然道:然。

    李纲眼前一阵冒金星,身形踉跄了一下,险些一头栽倒,张浚上前一步扶住李纲。

    李纲定了定神,愤然甩手道:张浚,大好局面都毁在尔等手上,待金人灭了大宋,尔等便是家国罪人,遗臭万年!

    张浚躬身轻叹:李相请保重身体,下官告退!

    张浚缓步离去。

    吴敏突然皱眉道:李相,燕王对此人有提携重恩,他居然卖主求荣?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