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七章 专访  白鹿原,我成了鹿兆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带来了简历吗?我看看。”
    鹿兆鹏把她的简历拿了过来,“陆依萍,十九岁,高中毕业。你的声音倒是不错,这样吧,给你两个选择,一,服务员吧,端茶倒水,月薪十个大洋。二,在丽都歌舞厅唱歌,月薪五十个大洋。只是唱唱歌,你考虑考虑,三天内可以再过来找我。”
    才第二天,陆依萍直接过来上班了。
    选择当歌女,或许是觉得赚的更多些,能够贴补家用。
    “这几首歌,是我写的,能看懂曲谱么,要不要再给你找个老师你多练练。”
    她能够看懂。
    哼了几句,觉得这个调调非常的不错。
    “好好的准备准备,三天后你就可以上台唱了。”
    扩建之后的丽都,觉得能称的上上海滩的第一大歌舞厅。
    配套的吃喝玩乐一条龙。
    有着无数的身份较高的人到这边来。
    大多数的歌,全都是鹿兆鹏提供的。
    超出了几十年的产物。
    带到了这个年代依旧不错,上海滩是个非常先进时尚的城市。
    看着在表演的陆依萍,唱的不错,应该能带来不少的利益。
    忽然一个年轻人跑到鹿兆鹏身边来。
    “鹿先生,能聊聊吗?”
    马上有着身旁的保镖过来拦着他。
    鹿兆鹏挥挥手,“你是谁?”
    “前几天见过的,我是申报的记者。先生,我们的相机被您的手下抢走了,能不能还给我们。这半年多来,我们一直都想采访您,可是一次都没有成功过。四天前,拍了您的一张照片,被您的手下追的满上海的跑,相机还被抢走了。”
    这时候的相机非常的贵。
    像他们这样的记者,可能几年的工资都赔不起。
    “希望鹿先生可以接受采访报道。”
    鹿兆鹏跟丁力不一样。
    丁力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是个混黑帮的。
    而鹿兆鹏发展到这么大,更多的人说的是他做的公益。
    在上海滩建了好几所小学。
    养老的服务院。
    一些乞丐难民收容所,口碑极好。
    也是因为如此,他们两个申报的记者才非常的想要对鹿兆鹏做一个专访。
    “你叫什么名字?”
    “何书桓,这位是我的伙伴杜飞。”
    “做个专访,简单。我答应了,可以拍照,但是不能拍我的相片,还有公司的一些私密的东西也是不能拍的。看看要不就做一个纯文字的访谈。随你们了。”
    报社是非常好引导舆论。做个专访也无妨。
    “一个小时后,在我的办公室,你们看看怎么样?”
    “当然可以,谢谢鹿先生。”
    有些高兴,又有些失望。
    才这个年纪就有了这么大的事业。可惜就是不能拍照,这是个遗憾。
    一个小时后,专门留了近半个小时给他们采访。
    只说了一些可以说的。
    这次的专访,不说黑帮,不说怎么发家的,不说丽都的歌舞升平,专门说了下这个慈善事业。
    “我们鹿氏商会会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特别是这个福利彩票,所得来的钱,一定全部会用于优抚安置,健全儿童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医疗。这是一项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慈善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使所有爱心善意都有所附丽,所有义行善举都有所依托。我们鹿氏商会也会加强彩票和公益金管理。”
    “从企业社会责任到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从民生普惠目标到困难群众的特殊需求,慈善触角涉及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慈善事业与民生大局日益紧密的粘合度。这种来自社会广泛深入的需求,也正在不断激发着慈善的内在活力,增进着慈善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好,鹿先生,你说的实在是太好了。”
    他们也都知道,鹿兆鹏其实是一个黑帮的老大。
    但是他的做法丝毫不像是一个混黑的。
    跟其他的人完全是两个模样。
    鹿兆鹏,“行了,就说到这儿,我得休息了,明天还有点事。”
    这两个记者还有点意犹未尽,想继续采访。
    “鹿先生,我们想对您做一个连载的报导。您看看,我们接下来还有没有机会。”
    “再说吧。到时候约个时间,如果有空的话。”
    “谢谢鹿先生。”
    他们离开了去。
    鹿兆鹏的时间确实不够。
    很多事都要推脱掉。
    明天还要去圣约翰大学再做次讲演。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