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4章 釜底抽薪的一刀,赵桓欲哭无泪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按宋制,宫门昏时——即日落时关闭,可今日却一反常态,百余位从五品或以上的文武官员或乘坐马车,或乘坐轿子,或骑马,行色匆匆进了明德门,直奔延福宫。

    几乎所有人都面色凝重。

    张叔夜进宫稍早。

    他在延福宫外略加等候,见李纲和吴敏等人抵达,这才将李纲拉到一旁,小声耳语了几句。

    张叔夜已经得到消息,吕颐浩那些人已经串联上下,准备在今日向赵桓发起总攻。

    李纲苍眉抖动:张太尉,可曾见到殿下?

    张叔夜摇头:未曾。我曾去东宫求见,殿下拒不接见,不过让人传出话来,说让我等稍安勿躁,静观其变。

    吴敏皱眉叹息:是否官家已经同意禅位?可即便如此,老夫看现在这种局面,就算有官家的禅位诏书,恽王这回也定不会善罢甘休,毕竟那事若撕破面皮,不顾皇家体面,确实……难以善了!

    吴王赵灏!燕王赵玉!

    李纲深沉的目光望向了宫道上。

    两个头戴金冠、身穿蟒袍、白发苍苍的藩王乘坐步撵而来。

    这两位是目下大宋宗室中的德高望。

    英宗皇帝的儿子,神宗皇帝的兄弟,今上的皇叔,平时基本上很少抛头露面。

    吴王和燕王突然出现在延福宫外,究竟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了。

    宗族礼法,皇位传承,大宋根基。

    张叔夜和李纲飞快交换了一个沉重的眼神。

    两人旋即瞥见了皇城司都指挥使薛集让,城外镇守皇陵的龙惠军都指挥使顾大川。

    薛集让是恽王的人。

    顾大川是神宗皇帝朝驸马都尉,尚唐国公主。

    这支龙惠军属于赵宋宗室派系控制的宗族力量,编额万人,从不参与京师防务。

    其心昭昭,来势汹汹!

    虽然京营掌握在张叔夜手中,在兵力上远远胜于恽王这边,但龙惠军与皇城司的三千宫禁宿卫合起来也有一万三千人,若是赵楷勾动宗室起事,再串联文臣拉起大义,恐怕这回赵桓危矣!

    吴敏的情绪有些烦乱,更紧张:山雨欲来风满楼,张太尉,禁军此刻可不能乱呐。若禁军一乱,也被扇动,怕……

    吴敏抬头望望天空:怕这大宋的天,就要变了啊。

    明德门缓缓关闭。

    从十里御街那头突然涌来一支兵马,黑压压一眼望不到边,城楼上的龙骧军指挥使毛鳕高举起火把,仔细辨认,看对方打着皇城司的旗号,面色骤变。

    而几乎是与此同时,另外一支兵马偃旗息鼓,悄无声息杀向皇城四门,开始向临时驻扎在安乐坊的龙骧军大营展开突袭!

    皇城司兵马袭来,而大营方向也传来阵阵喊杀声,毛鳕此时焉能不知大事不妙,若是龙骧军大营被拿下,皇城就被来军控制,而用不了多久,宫城也会彻底落入敌手。

    到那时,真的就成了瓮中捉鳖了。

    夜幕初临,月光皎洁。

    望乡楼上。

    燕青迎风站在阁楼顶端的飞檐上,眺望着已经开始异动火把重重的皇城东南,思忖道:使君果然料事如神,大名府消息传来,恽王果然反了!

    东京禁军名义上掌握在张叔夜手上,但这恽王谋划了这么久,连边军都能渗透进去,禁军恐怕也未必是铁板一块。

    镇守城外皇陵的龙惠军突然进城,夺了通玄门,这一切来得太快,守城禁军根本反应不及。

    而同为京营的龙威军一部现在正与龙惠军合兵一处,齐心攻打皇城,一旦皇城陷落,凭宫城中这两千龙骧军根本就守不住。

    燕青又扭头望向延福宫方向,宫门紧闭,估计大朝会已经开始,那才是这场暴风雨的真正中心。

    外边这些兵马的混战,就是鼓点罢了。

    燕青冷冷一笑,从怀中掏出几枚信号弹来,迎天而放。

    数道流星呼啸,漫天星光点点。

    两千虎神卫杀气腾腾,渐从宫城各处向望乡楼汇聚而来。而在城外,隐没在山林中的三千伏虎铁骑也在指挥使焦年忠的统率下,急袭开封。

    ……

    赵佶端坐在属于他的龙椅上,颇有几分恍忽。

    若非王霖从天而降,这把椅子现在已经不属于他了。

    赵桓头戴紫金冠,身材挺拔,昂然站在丹墀之上。

    分班列队完毕的文武众臣,开始大礼参拜下来:臣等,拜见官家,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佶摆摆手,平身。

    赵桓嘴角一抽。

    按照惯例,朝臣本来还有句监国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的,今儿个就没了。

    赵佶浑浊的目光环视众臣,突然发现了吴王赵灏与燕王赵玉的苍老身影,脸色变了变。

    他目光隐晦得投向站在赵灏与赵玉身后的垂首不语的恽王赵楷,心中咒骂起来:好个孽障,你果然要反!废黜东宫是假,夺权登位才是真!

    赵桓当然早就看到了赵灏与赵玉的存在。

    赵桓眸光深处火光熊熊。

    今日他若能平安度过这一劫,所有与赵楷勾连的人,无论大臣、士族还是宗室,都有一个除一个,绝不心慈手软!

    赵佶干咳两声:两位皇叔缘何进宫来了……来人,给吴王和燕王看座!

    太监取来两个绣墩,赵灏却没有归座,而是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