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3章 转折  重回1982小渔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为流行的国产摩托车,采用两冲程发动机,动力强劲,他们个个试了都心动不已。

    不过,后面询问了,交期得两三个月,因为当前市场摩托车也属于稀缺的大件商品。

    这时候魔都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大约在100元至200元之间。

    以月工资150元计算,购买一辆国产摩托车需要1-2年的工资,而进口摩托车则需要3-5年的工资。

    这个已经属于高消费的奢侈品了,一般人只会选择自行车代步出行。

    当前经济刚起步,生产的产量也有限,但是任何时候都不缺乏有钱人,也不要小看有钱人的消费能力,小汽车都有不少人买了,更何况摩托车。

    大家也实在是心动这款摩托车,即使要等两三个月,他们也就犹豫了一下,然后就果断下单,交定金了。

    现在才7月底,两三个月后也才9月10月,也不是等不起,比起渔船来,交期已经快很多了。

    不过他们带的钱都不足,定金得付一半,他们这趟出来也只带了一千块,这还是他们特意多带来的。

    也就叶耀东出门带的多了一点,但是他也就只带个一万块,此时身上还只放了3000块钱。

    这还是因为他今天想着要买摩托车,才放这么多钱在身上,他记得工厂是收定金的,跟店里不一样,而且国产要不了人家说的那么贵。

    他带的钱也只够借给一个人。

    也还好,林集上身上现金带的足,他二话不说就帮其他人垫付一下。

    大家这下子倒是真心将他看作朋友了。

    每人垫付一笔加钱好几千块钱,这可不是小钱,他拿出的可是一般人好几年的工资,而且还是主动掏的。

    “够肝胆!”

    “兄弟,还得是你!”

    “谢谢啊,还好你带了钱,等回去我们立马给你。”

    “老林啊,你咋带那么多钱出门啊,哈哈,还好你有,不然我们还得再跑一趟。”

    林集上笑着说:“没事,我还能怕你们赖账吗?个个都是船老大,都是船老板。都说让阿东今天过来买摩托车了,那我顺便也把钱带上了,也想整一辆。”

    “可以啊,不声不响的就把钱带足了。”

    “想着有备无患,多带一点。谁知道厂里是付一部分定金,还是必须得付全款的才行?昨天看百货大楼里头的人排队,都是拿着大把的钞票付全款的。我也想看一下,是买国产的好,还是买进口的,所以就多带了。”

    “必须国产的啊!”

    “对啊,支持国产!咱们国家自己生产的多物美价廉,小鬼子太黑心,太不要脸了,他的一辆可以抵咱们三四辆,玛德,小鬼子没一个好东西。”

    “就是,我把钱丢了都不给小鬼子赚!”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又开始痛骂,目标一下子就转移了。

    林集上:“……”

    他想说,抛开民族仇恨不说,现在小鬼子生产的东西,确实会比我们好一些,毕竟我们的工业才刚起步。

    不过,买国产的也没什么不好的,看起来一样拉风,跟大家买一样的也不错。

    “好了,买了就行,把收据跟发票收好,到时候可以提车了,会提前一两个礼拜打电话的。”

    “嘿嘿,这一趟也没白来,还买了一辆摩托车回去!”

    “主要是便宜,等过年运回去,我们几人都开同样的摩托车,那可太威风了。”

    “赶紧把你口水擦一擦……”

    “哈哈哈……”

    大家说的兴奋极了,已经预见了到时候的情景了。

    不过,原本叶耀东还想着买了就能到手,还能骑个摩托车逛魔都,这下子只能等过几个月才能实现了。

    接下去几天,他们照样得靠公交车加两条腿,才能到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

    主要也是都去的浦东比较多,浦西该逛的他们前些天已经逛过了,该买的也都买了。

    其实大家对浦东不太感冒,这几天完全是看在叶耀东对浦东比较热情,这才一直跟在他屁股后面晒太阳。

    谁都看得出来,叶耀东对浦东的狂热都快赶上大夏天的太阳了,也有些想不明白。

    浦东与浦西相比,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地区是农田、村庄和工厂区。

    浦东的居民区以老式平房和低矮的砖瓦房为主,房屋破旧,居住条件较差。

    靠近黄浦江或主要道路的田地和房屋价格较高,偏远地区的价格较低。

    还有靠近工厂、学校或商业区的田地和房屋价格较高,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价格较低。

    叶耀东走到哪里都得拉着当地的老太婆闲聊,也就他长得好,又礼貌又会夸人,老太婆才愿意搭理他。

    不过他一般能找老头子说话的,都尽量找老头子。

    老头子省事啊,拔两根烟就能笑眯眯的把你当成知己,啥都能聊。

    上海的老头子可比老太婆脾气好。

    叶耀东也没白忙活,晒得黑溜溜的同时,倒还真让他打听到了几处田地,跟两处房产,最关键的是还有一处洋房。

    除了个别的田地,其他都是同一个人的。

    他探听到的时候,整个人都激动了。

    这个还是他从江南造船厂的张主任那边探听到的,张主任是浦东的,他瞎逛的时候,帮一个中暑的老人送到诊所,老人是张主任的大爷。

    这年头人还是比较淳朴的,碰瓷的很少,遇上了哪有不帮一把的道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