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七十七章 伟大的旅途、伟大的工作(终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以及o洲核子组织分别派出了团队来到强s波研究组。
    他们的到来是为了了解实验、技术以及理论,并在浅层次的参与到实验中。
    后续两家机构也会配合做一些基础实验。
    所有来到研究基地的科研人员对于实验工作都是非常期待的,他们都为能参加到虫洞技术研究实验感到非常的兴奋。
    他们中有的人能够留下来工作,有的人则在轮替的回去工作。
    伴随着星际计划项目的展开,研究会获得更加充沛的资金,规模也会不断扩大,其他国家和机构也会派出人员到来。
    届时相关的研究,会围绕实验发展成一个庞大的项目。
    ……
    伴随着上层、科技部门和其他国家、机构的接洽,后续又有几个团队加入项目中。
    星际计划也顺利展开。
    原有强s波研究基地并不合作作为星际计划的主基地,新基地位置也很快被确定,地点距离新川省会有三百公里,处在新川盆地的边缘位置。
    这个位置南部是一片广阔的平原,交通非常、地广人稀。
    当主基地位置确定以后,先期建造很快就开始了,大量机械、设备和材料运送过来,几千人的庞大工程团队投入到了建造工作中。
    同时,上层谈判工作进展也非常顺利。
    科技部门和国际三十几个国家以及科研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其中也包括影响力大的阿迈瑞肯、鹅国、珐国等国家。
    所有谈成合作的国家和企业机构派出的人员,聚集在一起召开了第一次星际计划项目会议。
    项目会议确定了组建星际计划项目委员会。
    王浩担任了星际计划项目委员会第一任主席,在投票的流程中,就连其他国家机构人员都把票投给了他,其他参与竞选的人都只是陪衬而已。
    项目会议也确认了三个副主席以及13个委员,委员名单中还包括保罗菲尔琼斯以及科罗特詹姆斯。
    值得一提的是,科罗特詹姆斯代表的是阿迈瑞肯高校联盟组织加入到项目中,他所带领的团队将会负责一部分实验工作。
    保罗菲尔琼斯则在技术理论办公室工作,并给各个实验团队提供实验工作的理论支持。
    某种程度上来说,保罗菲尔琼斯和科罗特詹姆斯再次成为了一起工作的同事。
    在项目会议结束以后,星际计划正式启航。
    星际计划是非常庞大的,先期实验确立阶段筹集的资金就高达6000个亿,参与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总计超过5000人。
    计划被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以实验实现物质的百分百传送。
    第二个部分则是制造大型设备,让强s波薄层释放距离达到以"光年"为单位的程度。
    前两个阶段是并行的,也被称作是"实验确立阶段"。
    "实验确立阶段",就是要为后续庞大的工程打好基础,只有实现物质的百分百传送以及制造穿梭空间以光年为单位的虫洞,未来才能够让飞船实现跨星际的旅途。
    第三个阶段则是小型飞船的验证阶段,制造小型载人飞船让其穿过虫洞,并安全的达到终点,也就完成了虫洞技术可应用的验证。
    最后,就是系外探索的准备阶段,也就是知道超大型的宇宙飞船以及超大型的虫洞设备,并准备人类的第一次跨星系旅途。
    ……
    在星际计划确立以后,第一个阶段很快就完成了。
    利用费()
    米实验室提供的技术,团队制造出能维持5t强磁场、重量达到1.4千克的硅球,把硅球以快速运动的状态,放入到黑球并被百分百传送到了太空上。
    千隼引力飞船收集到特殊硅球,带回到地面以后发现完全没有任何损坏,也就是质量没有损耗,也没有受到强s波影响。
    两年零三个月后,项目组制造出了庞大的强s波发生设备,并通过复杂的技术和分析,确定强s波释放距离达到了0.3光年。
    这个距离已经足够了。
    当距离能够以"光年"为单位,哪怕不足一光年,也是技术的重大突破。
    如果制造更加庞大的设备,那么距离就可以达到几光年,甚至是几十光年。
    前两个阶段完成以后,下一步就进入到飞船验证阶段。
    这个阶段是一直在进行的,进行实验的飞船也是以千隼飞船为主框架来制造。
    后续则会扩展到"喷射能量动力"飞船。
    千隼飞船是以电力为主要能源,并启动横向反重力降低飞船的制造,来达到摆脱引力的目的,"喷射能量动力"飞船,则是以喷射能量为主要动力。
    常规的火箭以及天航飞船,都属于这一类的飞船,区别是前者用的是化石燃料,而后者喷射的光压。
    这样的飞船会对外喷射的能量,而喷射的能量会"填满"虫洞并逸出,使得其瞬时进入到承载能量上限。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