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九章 点火放鞭炮专家 只要有一点常识就不会当真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挥说道,“点火组准备!”
    下一步就是刘云利的工作了。
    刘云利负责F射线组,他们的小组位置距离反应装置十公里左右,目的是保证F射线组的安全。
    即便反应装置发生问题,也不会影响到F射线实验组。
    用于点火的F射线发生设备,是早已经校对过很多次的,F射线释放路径就只有厚重的泥土和材料。
    装置外层则都是一阶材料。
    F射线并不会对装置运行造成影响。
    在F射线释放技术以后,装置外部根本看不出发生了什么,临近的工作人员则上报数据说,“外层传感器显示,温度略有所上涨。”
    “边缘处提升了0.14摄氏度。”
    这个数据听的让人直扯嘴角,但也是在意料之中的,说明反应只是刚开始就结束了。
    最低浓度的氘氘材料,再加上最低强度的f射线,能够让反应发生就已经很不错了。
    估计也只有f射线照射的地方,发生了极为微弱的聚变反应,然后反应就快速暂停了。
    很快。
    王浩也知道了实验数据,他朝着旁边的保镖吐槽了一句,“我跑了这么远20km呀,结果就边缘提升了0.1摄氏度?”
    “放个鞭炮,都比这个热度高……”
    即便只是瞬间的反应,也同样是发生了反应,点火实验也就暂停了,各部分会对于装置内部进行检测。
    当然,基本上不会有问题。
    检测主要还是针对f射线的路径,看材料是否会收到什么影响。
    王浩也带着很郁闷的心情,花了一个多小时回到了工程基地,查看情况来保证万无一失。
    下一次实验,则要等到明天了。
    “按照计划来说,估计又是一次放鞭炮……”
    “不过,也没有办法。”
    “总不能冒险直接加高浓度的材料,但是不是又会让我跑上一个小时……”王浩觉得应该选个近一点的位置。
    二十公里,太远了。
    其实到了五公里外的防空洞,就已经非常安全了。
    ……
    在核聚变工程组进行点火实验的时候,国外的一些情报机构也知道了消息。
    这么重大的实验也不可能瞒得住。
    阿迈瑞肯的情报部门就对信息进行了分析,但他们并没有进行重视,多数人看来核聚变工程的点火实验,会是个持续很长时间的研究。
    如果类比的话,和人造太阳项目差不多。
    他们可不认为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会一次成功,即便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也需要解决很多问题、研究很长时间才能有结果。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信息,“核聚变工程组的点火,疑似使用的材料只有氘。”
    换句话说,就是氘氘反应。
    这条信息让人震惊。
    阿迈瑞肯的情报部门把消息上报以后,高层立刻重视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分析。
    一群专家学者分析的结果是--不可能。
    “这肯定是假消息。”
    “氘氘反应是理论上最完美的聚变方式,但反应需求实在太高了,人类到目前还没有实现过点火。”
    “地球上能制造出太阳内部环境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只要有一点儿常识,就不会把这个消息当真……”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