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7章 民族企业家的脊梁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太精彩了!
    民族企业家的嵴梁!
    杨澜更是有些怀疑人生,听同事说,今儿采访的企业家,是个来自农村的木匠老板。
    可是这样的谈吐,真的是出自一个木匠之口?
    如今学木匠的门槛,都这么高了么?
    于是这一疑惑的功夫,杨澜的提问权,就被新华社和人日报的同行见缝插针地抢了。
    然而吴远面对三家记者的提问,依旧应对自如,谈吐流利。
    二十分钟后,杨澜带着一肚子疑惑离开了。
    虽然新华社和人日报的记者同行,还在对吴远进行着采访。
    但央视所需要的采播画面和信息已经足够了。
    她也就没必要多留了。
    吴远这边采访一结束,又在梁洛的介绍下,真正认识了新华社和人日报的俩位记者。
    都是梁洛的关系网,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寒暄完毕,吴远直接招呼道:“杨经理,安排一下,晚上一起吃个饭。”
    不等杨沉鱼回应,梁洛提醒道:“吴总,今晚有亚组委的答谢宴。”
    吴远毫不迟疑地道:“那就改天,来日方长……”
    一通话说得,给足了梁记者的面子。
    当然,相应的润笔费,其实比吃不吃饭更重要。
    晚上的答谢宴。
    伍主席和几位委员是火力全开。
    吴远身为老板,能接的就接了。不能接的,只能杨沉鱼顶在前头。
    如此一来,等到答谢宴结束,大姨子彻底成一条醉鱼了。
    要不是徐招娣有几分力气,这条醉鱼还真不好办。
    把杨沉鱼交给徐招娣之后,吴远看着时间尚早,就跟马明朝一起打辆面的直奔火车站。
    连夜来,趁夜走。
    组委会那边虽然发出了一系列邀请,爬长城,游故宫什么的。
    但谁有那功夫?
    再说吴远前世早游过了,再逛一遍,也就那样。
    到了bj站,马明朝从黄牛的手里买了两张10点钟的软卧,途径彭城。
    眼瞅着清明在即了,吴远惦记着老家的陵寝还没修缮,所以直奔北岗,而不是再回上海了。
    天刚蒙蒙亮,火车抵达彭城。
    一路风尘仆仆的,吴远忍不住哈欠连连。
    从出站口出来,彭城的太阳刚出来,空气中散发着清冷的味道。
    马明朝想着,这里距离王村木材加工厂,以及胶合板厂新厂区都不算远,于是问道:“老板,要不要顺路过去看看?”
    吴远摆摆手:“不了,直接回家。”
    俩人马不停蹄地穿过站前广场,顺便买了一袋包子,然后在旁边的汽车站买了回北岗的车票。
    从彭城回北岗的中巴车,和以前没什么两样。
    依旧是挤得满满当当,带什么的都有。
    吴远和马明朝一口一个包子,没有喝的,就只能干咽。
    毕竟这年头也没封口的豆浆可买,想喝只能坐下吃,不能带走。
    即便这样,也给旁边的小孩馋的够呛。
    最后还剩俩,全给了那小孩。
    小男孩家里也没嫌弃,反而对吴远俩人连连道谢。
    不过吴远看得出来,马明朝吃完最后俩包子不成问题,他是特地省给那小孩的。
    中巴车一路晃晃悠悠抵达北岗,已经是八点来钟了。
    县城里,正是上班的高峰期。
    那自行车流,几乎占满了整条马路,蔚为壮观。
    俩人在站外下了中巴车,只能打辆面的车,颤颤巍巍地在自行车流的夹缝中,慢慢开往一口井乡。
    一路上,面的车司机频频往后看。
    看得马明朝都有些生疑道:“看什么看,好好开你的车!”
    那司机被这一恐吓,不得已开口证明自己:“我瞅着后面的老板有点眼熟,好像在哪儿看过,就在脑子里,就是想不起来!”
    马明朝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面的车出了县城,上了郊外的石子路,本就开得咯噔咯噔的颠簸。
    结果司机师傅一拍方向盘,发出一道沉闷的鸣笛声道:“我想起来了,我在新闻联播里见过你!盼盼家具厂!”
    马明朝一听这话,顿时不好反驳了。
    吴远也回过味来道:“昨晚的新闻联播?这么快?”
    司机师傅异常兴奋道:“可不就是昨晚的么?我终于见到电视里的真人了!”
    吴远掏出烟来,给师傅散了一根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