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2章 该做的事得做,该花的钱得花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对于老板的这个决定,杨沉鱼几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毕竟昨儿他们还觉着拿出1000万赞助亚运会的人,是纯傻冒呢。
    现在才发现,人家不仅拿了1000万现金,还出了600万物资,整整1600万。
    就连传递个亚运火炬,都有人愿意出250万赞助。
    虽然这次火炬传递,分了四路,几乎跑遍了全国每一个城市。
    不过习惯归习惯。
    老板有句话说得对,这钱花了,必须得能在全国范围内,听个响。
    吴远从市场部办公室出来,掉头就进了财务部。
    赵果慌忙站起来,袁涛张罗着要给老板倒水。
    吴远摆摆手道:“别忙了。”随即转向赵果问道:“咱们账上能动的资金有多少?”
    赵果对答如流道:“流动资金400万的样子。要不是刚付了新一批机床设备的费用,还能更多一些。”
    吴远点点头。
    既然有400万,差不多能赞助个350万的样子。
    总要给厂里留点流动资金。
    除此之外,还得考虑掏空了家底之后,盼盼家具厂还有没有余力投建胶合板厂。
    好在胶合板厂如今还在大兴土木,再到机器设备进口到岸,短则两个月,长则三四个月。
    时间足够了。
    “我知道了,你们忙吧。”
    吴远交待一声,走出财务室,回了自己办公室。
    一开年,哪哪都要钱。
    胶合板厂的400万投资,亚运会的350万赞助。
    腾达公司的写字楼装修,曼迪菲家具厂的新厂区建设。
    年前胡乱算出来的千万身家,这也不经花呀。
    但该做的事,总得去做。
    该花的钱,总得花。
    搞实业的就这样,账上留不住钱。
    尤其是在起步发展的过程中。
    午饭过后。
    吴远搬了个凳子,坐在走廊里晒太阳。
    初春的暖阳,是极好的。
    没多少紫外线,但却足够的温暖。
    晒得人,像是躺在媳妇的怀里,昏昏欲睡。
    直到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
    吴远这才回过神来,登时失去了晒太阳的平静心态,搬回办公室。
    接起了电话。
    电话是乔五爷从上海打过来的。
    “小范说你找我?”
    “嗯,有个五亩地的厂房和办公楼工程,机械化作业,我需要一些瓦工,顺便五爷你给我推荐个能带工的。”
    “那就潘麻子吧,具体需要多少瓦匠,你找他。”
    “四队的那个?”
    “就是他。”
    潘麻子,一脸的麻子。
    小时候村里都传,说他是吃多了家雀儿,才长得满脸雀斑。
    一个大老爷们,脸长雀斑,能传得这么玄乎。
    可见这雀斑不是一般地多。
    挂了乔五爷的电话,吴远叫上马明朝,直接开车直奔老家四队。
    四队的位置在吴家小楼的西北方向,走到明朝、明军所在的五队,还要继续往西往北走。
    以前印象里,很费脚程。
    但如今在桑塔纳的车轮下,也就是一脚油的事儿。
    车刚到了潘麻子家。
    大门紧锁,里头的狗子闻声狂吠。
    好家伙,是条好狗。
    马明朝推门下车前,还叮嘱吴远道:“老板,你先别下,我看看情况。”
    至于的么?
    吴远二话不说就下了车,潘麻子家的黑狗,从门缝底下伸出嘴来,冲着来人龇牙咧嘴。
    马明朝透过门缝看了看,堂屋门虚掩着,挂了锁,并未上锁。
    但大门这拳头大小的锁头,是结结实实锁上的。
    吴远也趁机打量了潘麻子家的情况。
    三间堂屋,三间东屋,堂屋和东屋夹角处,盖了窝棚。
    院子里倒也敞亮。
    齐整的院墙,一半刷了水泥面,一半还裸露在外,红砖缝中的稀泥夹杂着麦草,清晰可见。
    农村大多是都是这样。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