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流金岁月(4)三更(流金岁月(4)场面一度尴...)  没你就不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车子停在了林家门口, 一停下来,门就开了。开了的不止一家的门,好家伙, 半夜了都, 来了一辆大卡车,轰隆隆的, 谁醒不了呀?

    大夏天的, 有些人还在外面或是门口睡着呢,这动静,能不醒吗?

    “咋还碰上老金了呢?”有人这么问了。

    没点厚脸皮的功夫, 这不就卡住了吗?可四爷的脸皮……薄吗?

    四爷觉得挺薄的,这事是多大点事?他特别自然的下车, 然后喊人,“叔,起了就赶紧帮忙,弄了点西瓜回来……一家抱一个, 分了吧。”

    四爷可不认:“跟农场的人认识, 正找我牵线给他们卖周围挡光的杨树呢!”

    谁管你说的是真是假,有的吃就行呗!有些小子光溜溜的爬起来,窜到车上就抱西瓜。下了车把西瓜一摔,你一块我一块的, 这就分着吃起来了。

    林家这事没人问了,剩下的俩更大些的瓜, 给桐桐往檐下一放,先撤吧。

    林雨桐抱了西瓜回去,那边育莲给打水叫这两口子梳洗,这边育蓉便给端饭,知道要回来,烙了饼放着呢。

    桐桐又切了西瓜放桌上,一人递了一块,“沙瓤的,看着都觉得可甜了。”说着,拿了就咬了一口,真的特好吃。

    哼!多了一股子贼味儿,想来味儿是不一样。

    巷子里那么多人,没敢在面前说话。一家人挪到院子里,可因着跟隔壁隔着墙皮,也没能说到正事上,草草的吃了饭,才去了厦房。

    林双朝不叫俩大闺女掺和,“你们睡去吧,不用陪着熬。”

    这是要单独说。

    两口子一人坐一把正堂的椅子,老太太坐炕沿上,林雨桐靠在房间的门上,一人拿着一把扇子呼哧呼哧的煽着。

    吴秀珍先开口问:“屋里没别人,连你俩姐姐都不在,你说老实话,他是不是哄你,欺负你了?”

    没有!林雨桐摇头,“怎么会那么想呢?”

    “那你跟他啥时候好上的?啥时候准备结婚的?”

    “就是突然落水了,差点淹死,而后就觉得人生无常……”什么时候落水呢?这俩并不知道!

    老太太才说了,“去弄什么药材,差点把小命给丢了。”

    吴秀珍张口就想说婆婆的,但还是忍住了,只问桐桐,“就因为这?”

    “整天在框框里,这也不许,那也不让……我觉得他自由自在的,不受束缚,挺好的。”

    哎呀!吴秀珍觉得自己大概突然就有了心脏病了,受不住。听听这话说的,这叫什么话。

    林双朝指了指炕沿,“来来来,过来坐。”

    林雨桐过去坐了,林双朝扭脸问了:“年龄到了,成家,这是应该的事。”

    嗯!林雨桐心说,当领导的说话很有技巧,先认同你,那么真正的态度就在这个认同之后。得等他说出那个‘但是’来!

    “但是!”

    看吧!果然如期而至。

    “但是,成家,就得为自己,为家庭负责。你来说说,你以后打算怎么办?你才十九岁,十九岁好好的念一年书,二十岁考个中专,读三年出来,才二十三,刚符合国家的晚婚晚育政策,这个时候工作也稳定了,成家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想成家这个事呀,本身没有不对。只是这顺序得排好!这就如同系纽扣一样,这一颠倒,穿着就不像样了,是这个道理吧。”

    话当然是对的!可谓苦口婆心。

    可这两口子其实并不太了解他们的女儿,原主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叫林雨桐看,这孩子其实很敏感,感觉有些抑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症。看着说说笑笑,但其实内心不算是开朗的。

    她就说,“您等一下,我给您拿个东西来。”

    好!

    吴秀珍还要说话,林双朝摆手不叫她言语,等孩子走出门口三米之外了,他才说,“不要吵,不要嚷,好好说。婚姻之事,越嚷越出事。”

    那个人不行!

    “那你告诉我,哪个人行?”林双朝叹气,“过日子,行不行她知道,你不要多话。看不上,但非要把‘看不上’这三个字说出来吗?”

    吴秀珍这才不言语了,只皱着眉坐着,狠狠的摇着扇子。

    林雨桐拿了什么呢?这是今儿下半晌被关在房间里,无所事事的从原主的箱子里翻出来的,是一封封的退稿信。

    是的!这孩子想做作家,想做诗人,她敏感的能捕捉到人很细微的东西,也更能从这个特殊的年代里体会不一样的感受,因此她就写作。写诗歌,写短篇小说,她写的东西,林雨桐看了。许是真是这个年代一些年轻人的特点,爱好文学,但是他们的文学有点伤痕的感觉。

    整日里沉浸在其中,她的情绪怎么可能不受影响。

    而今,她把这个文稿拿了出来,递给林双朝。

    林双朝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功底很深厚,笔杆子耍的好,才叫他走入了仕途。这会子拿了这个稿件,一个一个翻开,认认真真的读,越读眉头皱的越紧。

    林雨桐看了,知道这姑娘的文笔其实不差。而今能发表的刊物少之又少,因此,所选文章,一定是精益求精的。这个时代的文人想出头,特别不容易。退稿,哪个文学青年没接到过退稿呢?

    林双朝确实不是很在意退稿不退稿,他在意的是其中的内容表达出来的情绪,那是一种颓丧的、悲剧的,整个色调昏暗又压抑。

    搞文学的人,性情上就比一般人更敏感,更情绪化。而这个东西表现出来的,已经是极度的敏感和情绪化了。

    他没看完,但只这些,就叫他拿烟的时候手有点抖,性情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指数,与之相比,反倒是做什么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