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流金岁月(2)一更(流金岁月(2)两人一块在...)  没你就不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林雨桐顺势就起来了,看了眼前的饭,还是面条,下一把地里摘回来的灰灰菜,出来随便一拌,就是今儿这饭。当然了,这算是条件好的,等闲不是谁家都能天天吃白面的。

    她不是很有胃口,就问:“奶奶呢?”

    育蓉朝屋里指了指,“下半晌不能叫去了,那么大年纪了,再热出个好歹来。”

    老太太六十大几,奔着七十的人了。当然了,林双朝给老太太的供奉很足,老太太还有个女儿嫁到本村,照顾起来很方便,但老太太这不是补贴三个孙女呢吗?陪着孙女下地,可四口人,自留地不少,种不过来。

    没自留地的时候,那都是在大队混日子呢。可这一有自留地,户口在家的都给分了地了。这分地就得各自种自己的地。家家户户都挺忙的,自家不种,谁种?

    林双朝的意思是:都是没吃过苦的,就知道偷奸耍滑,就得叫她们吃点苦头。

    他给亲妈奉养的钱和粮食,然后把老太太的一亩半地叫妹妹种着,平时呢,只要照看照看老太太就可以了。

    要是这么着,那说实话,老太太在农村能过的可舒坦了。

    老太太躺在屋里想这个事呢,她愁的呀,这个事该咋办?育莲在学校当民办老师,是又得当老师,又得当农民。这是没有工资的,是每年大队到年底了,给分点钱和粮食,要不然就是免承包费,给划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块地,叫免费种着来抵工资。

    可自家没有劳力,要地干啥?

    老太太思前想后的,觉得这个民办教师的事还不能丢,她就想着,总不能叫这些人就一直这样吧!城里面的老师都是正式的,有财政工资。得想法子换成正式工才成。

    可想啥法子呢?

    老太太喊育莲,“……叫育蓉做饭,你来!”

    饭都快好了,育莲把笊篱递给育蓉,“面再一滚就下菜,捞出来过凉水,泼点热油,别放辣子了,都有些上火。”

    交代完了,这才往东屋去了。

    林雨桐才要进去说自己的事呢,结果人家私底下有话说。

    育莲拉了桐桐一块进去,“东屋凉快,站到门口干啥?”

    进了屋,林雨桐打量了一眼,收拾的齐齐整整的。炕上坐着的老太太圆团团一张和气的脸,说话声也不高不低的,开口就说,“育莲,你跟健民的事,不成。”

    林雨桐抬头,扭脸看育莲。

    育莲低垂着眼睑,手搓着衬衫的衣角,“……我这几天也在想这个事了,也觉得……不大成。”老太太没再说别的,只坐在炕上不言语。

    林雨桐左右看看,可算是逮住说话的机会了,轻咳一声,这才说:“……那个……我就说一声,我领证了,把婚结了!”

    炕上的老太太,靠在桌边的育莲,还有刚撩开帘子要进来的育蓉,同时都愣住了。

    得有半分钟,老太太才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声,“你说啥?”

    林雨桐朝后退了一步,“就是把证领了……”

    啥时候的事?

    “上午!”说着话,从裤兜子里把户口本掏出来往炕沿上一放,“刚领完。”

    老太太从户口本上收回视线,看过来,“跟谁领的?”

    “金四海。”

    金四海?谁是金四海?!

    老太太看大孙女和二孙女,她实在想不起来这个是谁。

    育莲瞪着眼睛,育蓉拉着林雨桐就走,“是不是强迫你的?走!咱找他去!”

    林雨桐:“…………”她赶紧往回拽,“没有强迫,自愿的。”

    凭啥自愿?

    老太太从姐妹俩的反应上猜出来了,“是四混子?”

    育蓉气的眼圈的红了,“这事可不成,非找他去……我找我姑我舅去……”

    站住!

    老太太呵斥了一声,然后扭脸看小孙女,“他……是不是欺负你了?”

    林雨桐:“…………”没有!“真没有!”

    “那你看上他啥了?”

    林雨桐:“………………”憋了半天她才说,“长的好看?”

    老太太拿着扫炕的扫帚就要打,育莲一把给抢过去了,“别嚷出来……要是真的领了,就得赶紧找金家去,想办法偷偷的叫离了,趁着没人知道……也还啥都没办……回头再想法子……”

    老太太气的坐在炕上半天,这才从身上摸了钱给老二,“你马上去县城,骑着自行车去,用邮局的电话给你爸打个电话,把事在电话里说了,看你爸咋说。”然后又安排老大,“你看住这不省心的,不许她出门。”然后也不吃饭了,急匆匆的往出走,“我去金家!”

    “要不叫我姑我舅跟着你。”

    “跟啥跟!这事少一个人知道,少一份事,都把嘴闭紧。”

    育蓉骑着自行车蹬得飞快往县城去了,老太太自己溜达着往巷子外去。

    在门口吃饭的问呢:“婶子吃了饭了?饭晌呢,这是去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育蓉急匆匆的……是有啥事呢?”

    老太太不慌不忙的:“麦眼看熟了,明儿收不了,后儿都该收了,我去问问脱籽机啥时候能轮到,别弄到半夜……”

    这玩意紧俏,一家一家的排呢,轮到半夜就得半夜起来给麦子脱粒。多少人都排布不开。

    一年中最要紧的就是夏收秋收,这个点都在家吃饭,能逮住人。

    合情合理。这一打岔,没人问育蓉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