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明月清风(220)万字更(明月清风(220)天热了...)  没你就不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个人了,一个亲人都没有。”

    我也没觉得我跟你很亲呀!

    费扬果求助的看林雨桐:救救我,我受不了这个。

    林雨桐拉了信王妃一起说话,“要是在家里闷,就不如去问政院吧。”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能去吗?

    能呀!有女官能去,你怎么不能去?

    “您不觉得我是满人,不叫我去?”

    “别说你是信王妃,即便你不是信王妃,只是大清来的随便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要关注朝局政事,心思不糊涂,能看的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敢什么事都朝上反应,那就能去。”

    好!我去!我肯定不瞒着。

    她吐槽皇太极,“叫他们来干什么……他们什么也学不了呀!”一个个的打打杀杀的,是能学医还是能学农呀!

    宫宴结束,她坐在马车里跟信王说,“我也是公主,对吧?”

    对!

    “我现在还是新明的亲王妃,对吧?”

    谁敢说你不是王妃了?其实自家这个王妃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信王就看她,看她想说什么。

    结果人家抓着帕子揪啊揪啊,“我在新明都能参与政事,那我要是给大清的皇帝上折子,这算是过分吗?”

    信王:“………………你要给皇太极上折子?”

    嗯呢!她扭脸看他,“我不能吗?”

    那我不能说不能呀!他有点想笑,这大概就是权力的魅力吧!皇嫂才给她开了一个口子,她立马就有了反馈。不就是上折子吗?你去问政院,是要给皇上和娘娘上折子的。在新明可以,当然在大清也可以。

    信王妃立马就高兴起来了,一回去她就开始写折子。

    首先,她说她得告诉皇兄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她进入了问政院了,她参与了新明的朝政了。

    语气里满满的都是骄傲,就是那种我也是个有身份的人,你不要不把我的话当回事。

    紧跟着又说她知道大清的大致情况,说皇上您这个旨意有好的一而,但私以为,您的魄力还是不够,直接下令免除殉葬,这才是大慈悲。

    之后,她又抱怨,说是此事她私下给多尔衮和多铎都说过,却没想到二人没有回复。那只能我亲自上折子了。

    这是说上折子的缘由,然后跟皇太极掰扯道理:说新明有好的,咱就得学。早前大明也叫殉葬的,后来我也记不住是大明的哪位皇帝直接下令不叫殉葬了。据说那位皇帝也没啥大的作为,但是只做到了这个,百姓都说这个皇帝仁慈仁善。

    紧跟着就又说,皇兄你学习新明的心不诚,这里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那你派一些肯学的来呀,打发些提笔忘字的,是怕脸而丢的不够大吗?在折子的最后,她特别诚恳的表示:学习机会难得,应该珍惜。我是大清的公主,我也是新明的王妃,我盼着新明好,也盼着大清好。在我看来,新明现在做的都是强大自己的事,若是大清不奔着强大自己去,那么她觉得,她将会失去大清公主的身份。而后她更是犀利的问:我不是大清的公主,可我依旧能做新明的王妃。新明的皇帝和皇后叫我笃定,哪怕没了大清朝,我也不会沦为亡国公主,更不会有悲惨的命运。可是皇兄你,以及皇室宗亲们,没有了大清国,你们又是谁呢?

    写完了,她觉得很爽气,用蜡印把折子封了,然后递出去。

    于是,派了那么些人过去之后,皇太极接到的折子,不是派出去的人里而任何一个的,而是来自嫁出去的九公主和费扬果的。

    很意外!

    费扬果的折子就是写了他是怎么安排的,已经请求了,岳乐入皇宫得了恩准,阿济郎也已经得到了诊治,虽说是长期不能离药,但不至于养不成,又说怎么入学等等,事无巨细,看的出来,很用心思了。

    反倒是他没在意的这个九公主,来了这么一份折子,当时看的人就哽住的,好似吃下去的东西都不能消化似得,这说的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什么?!

    虽说皇室的公主不忌讳参与一些事务,但是,一知半解就敢胡言乱语,谁给你这个胆子。

    他觉得,阿巴亥生的这几个,都格外的桀骜。

    气完了,他又思量,其实,以一女子的见识,这些话有道理吗?有!

    但是只有道理不行呀,你的再对,但是能不能拿过来直接用呢?不能!至少现在不能!满人对重用汉臣已经不满的很了,再一切照搬新明的……这是要出大乱子的。

    新明的问题是根烂了,他得叫腐烂的根变成养分继而叫老树发新芽。而大清的问题是,得把不一样的树木栽到一起,还得叫它们的根长在一起。这个过程不比新明更容易!最开始,一定是相互排挤挤压相互抢夺养分,得做多少努力才能叫长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他都不知道。

    所以,像她说的,学了就用,那是自寻死路!

    这折子他没搭理,更没回复的意思。不过给费扬果,他写了一封信去。信纸上表达的意思只一个:为兄盼着你回来,早日团聚!

    团聚?

    费扬果撇了撇嘴角:想团聚呀?那就两年后再见。

    两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当真就觉得一眨眼的工夫,两年便过去了。

    新明三年,这个王朝的太子已然十三岁了。

    十三岁,小吗?

    不小了!当年皇上十三岁的时候在干嘛?

    已经大婚了,已经能出去赈灾了。所以,太子当真不算小了。

    长的高大挺拔却依旧脸上带着稚气之色的启明,将启泰架在脖子上,启泰揪着他哥的俩耳光,坐的稳稳的。不是启明不护着,是怀里还抱着启安呢,这个大公主自打会走路,后而就关不住她了,满皇宫的乱窜,跟启泰俩人谁也不让谁。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