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2章 三家齐聚  秦时小说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三晋之地似乎不显,但在齐国境内,已然经营的牢固无比,数十年前,齐国险些被灭,但小圣贤庄如旧,不受任何影响。
    山脉起伏有序,花香遍地袭人,临近海域,竹舍林立,幽深处,更有些许清朗之音回旋,那是儒家的早课,大儒为弟子解惑。
    晨课完毕,便是早饭,巳时之后,还有儒家六艺要学习,这是每一位儒家弟子必须精通的技能。
    “子房,荀师叔叫你过去呢。”
    饭食完毕,一位近日来同张良交好的儒家弟子传音,拱手一礼,看向庭院深处,荀师叔近年来,多在那里研习道理,精进修为。
    “是!”
    从韩国新郑而出,前来小圣贤庄已经一个月了,故国不存,心间深处的那一丝伤感也淡了许多,虽如此,每夜睡梦之中,仍会时不时的惊醒。
    想着九公子的离去,想着国土的沦丧,想着流沙的不存,想着五代相门彻底不存,想着……,一切种种,似乎全部涌现上来了。
    整理了一下衣衫,和同行的儒者轻语,便是寻路,朝向庭院幽深处行进,初来小圣贤庄的时候,那里,便是自己最先到达的所在。
    “见过颜路师兄!”
    荀师叔的所在,诸弟子很少前进,故而是因为荀师叔鲜少教导的缘故,也是因为荀师叔自身的脾性怪异,令人心中忐忑。
    道路变得狭窄起来,不过三尺之宽,迎面遇到一位静雅如水的男子,年岁比自己大上一些,发丝束冠,步履之间,忘尘脱俗,气息不凡。
    这是颜路师兄,是数年前从赵国求学于小圣贤庄的儒者,听身边的儒者说,颜路师兄先前是赵国陉城书馆的弟子,秦赵交战,陉城书馆被灭,便是来到了这里。
    念及此,张良不由的顿生一股相惜之意,同是远离故国,同是亲友皆亡,同是内心伤悲不显,拱手一礼,轻轻而落。
    “子房,荀师叔正在竹亭等你。”
    面上无悲无喜,平静自然,手中握着一卷纸质书籍,回礼一言,颔首以对。
    “是。”
    张良回应。
    旋即,颜路师兄便是离去。
    张良轻叹一声,不知道何时自己也能够如颜路师兄这般,心性坐忘,无拘无束。念头纷乱,脚步却是自动向着幽深处行进。
    “师叔!”
    持着九公子于自己的信函,其上之意,是让荀师叔收自己为弟子,但荀师叔早已经不理会儒家要务,故而,并未如此。
    虽如此,但荀师叔还是安排了一位儒家已故大儒为自己之师,辈分而言,同伏念掌门一般,幽深处尽头,便是一处背靠丘陵的竹林庭院。
    春日生机,满庭柳绿,姿态昂扬,方圆足有百丈,但其内居住的唯有荀师叔和身边的两个侍者,目光所致,荀师叔正坐在一处竹亭内。
    侍者在旁烹茶,近前一礼。
    “子房,你来了?”
    “且随我来上一局。”
    竹亭之内,荀况正一身红色儒冠着身,静坐在一张放置棋盘的条案后,身侧放置着许多古谱,正饶有兴趣的黑白对战着。
    观张良到来,点点头,单手指了指面前的空位。
    “是!”
    又是一礼,未敢推辞,缓步入竹亭内,眼角的余光扫着师叔所下的棋局,似乎在新郑的时候习练过,心中微安。
    刚刚入座,便是看到前一刻还百多枚黑白棋子对战之势消失不见,棋子尽皆归于棋盒之内。
    “子房,你先落子吧。”
    荀况单手轻捋颔下灰黑色的短须,对着张良轻轻一笑。
    “是!”
    未敢推辞,想着刚才荀师叔摆下的棋局,略思忖,夹起一枚白色棋子,落于棋盘之上,清脆之音荡出。
    “嗯,不错。”
    见白色棋子所在之处,荀况又是颔首,轻赞一声,子房这一手有点意思,应该棋艺功力不浅,呼吸之后,也是一枚黑色棋子落下。
    观此,张良没有迟疑,白色棋子跟随。

 秦时小说家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