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说多,但是实际上也不算少。
我听说去年年底定型发布之后,就陆续定出去了一百多辆了。
八缸的发动机,运行更加的平稳。
一百二十马力的功率,还有六档变速箱,四轮驱动设计。
技术参数远超市场上的所有其他车型,宛如汽车中的战车。
还有殿下亲自设计的,一系列的重要安全防护措施,以及本身鹤立鸡群的形象。
这些因素这让它在富裕阶层颇为受欢迎。
恰好去年开始市面迅速好起来了,很多东家们去年都赚了大钱。
有这种级别的汽车,有些人想要试一试。
朱靖垣轻轻点头:
顶级豪车市场,的确是存在的,未来也会持续存在,可以就这么发展下去。
不过不能只发展这个,还是要搞中档车型,以及普及型车型的。
把发动机换成四缸的,功率降到三四十马力,改成普通后驱和三挡变速箱。
其他的配饰也尽可能的缩减,价格最低能降低到几千银钞吗?
郑复光直接点头说:
能,本来大部分汽车都是这么设计的,大部分汽车售价都在三到五千银钞的范围。
殿下要求的这种汽车才是超规格的,让市场和同行都感觉吓了一跳的设计。
朱靖垣又盘算了一下:
三千银钞,月工钱十五银钞的工人,就算是完全不吃不喝,也得十七年才能买得起。
这价格相对工人而言仍然太高了,能买十几个胡姬帮着赚钱了。
还是得想办法降低汽车的销售价格,同时要提升工人的收入。
最好是能做到,让工人用一年的工钱,就能买一辆汽车。
让绝大部分的普通大明百姓家庭都能用得上汽车。
郑复光基本上是毫不犹豫的摇头说:
这不可能,这得让汽车价格降低十倍以上,或者工人工钱整体提升十倍以上……
朱靖垣翻了翻脑子里面的东西,对比现在世界的情况,慢慢摇头说:
未必不可能,首先可以尽可能缩减成本和配置。
让车能跑起来,能控制速度和方向就行了,不需任何复杂功能。
比如说档位就三个,快、慢、倒,启动可以用手摇的。
然后用流水线生产,尽可能标准化的流水线。
朱靖垣准备参考历史上的福特,参考和复现他的汽车装配流水线。
同时准备在大明重现创造中产阶级的神话。
其实这个世界的大明,已经有流水线这个词了,当然是世祖皇帝陛下提出来的。
而流水线这个东西本身,是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中国古代景德镇的瓷器,几十道工序,几十个人负责。
英国人工业革命时代的新瓷器厂,也将工序分解到了每个人。
不知道为何,很多文章直接将福特公司的亨利·福特当作流水线的发明人。
还说他发明流水线的创意,是在流水限屠宰厂参观的时候想到的。
前后矛盾……
福特最多只能算是设计了汽车生产流水线。
在那之前的汽车,基本都是以手工制作为主的。
一群工人围着一辆车忙活,做完一辆再做下一辆。
福特将其分解成了标准化的流水线。
然后就是他的那些鸡汤文中描述的神话。
伟大的五美元,主动将工人工资从每天二点五美元提升到每天五美元。
创造了美国中产阶级,带动美国工人收入整体跃升一个阶段,扩大了中产阶级规模。
还有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企业家、推动了人类文明加快进入新时代等等。
想要重现的他的这些神话,得去看他的操作的内在逻辑,而不是直接照搬后世鸡汤文上的最终结果,否则会可能会死的很难看。
历史上的福特,本来可没准备提高工勤。
福特是个工厂主,并不是一个家长式的政府首脑。
福特更有名的名言是:我只是雇了一双手,为什么来了一个人?
实际情况,是因为他的标准流水线工作过于枯燥辛苦,工人辞职率高达百分之三百。
一个岗位一年内要换三到四个人。
福特为了留住熟练工人,不得不多次提高工人工钱。
最终直接提升到了翻倍的程度,才将熟练工人的辞职率压倒了可以接受的程度。
流水线大幅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度的降低了福特汽车的生产成本。
美国市场上的汽车价格从两三千美元,一路降低到了两三百美元的程度。
其他的小型汽车作坊纷纷倒闭,大型汽车工厂照搬福特的生产模式。
流水线生产汽车的时代到来了,汽车生产线工人的工钱保持在了较高水平。
相关人员所做的选择都是直接利益驱动下作出的,造成最终结果的内在原因,是工人更高强度的劳动,让整体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