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六章 照我看,到了变一变的时候了!  大秦:从弃婴到千古一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二百八十六章 照我看,到了变一变的时候了!

    ……

    一句话给王翦堵住以后,赵彻继续闭目养神。

    倒是王翦,被赵彻的话勾起了心里的期待。

    王翦如今都已经七十多岁了,用不了几年就八十岁了。

    王翦是真想抱上重孙的……

    孙子王离倒不是没娶老婆,王离都二十多岁了,纳的女人都七八个了,倒也有了孩子,可是愣是没一个带把的。

    老年人嘛……上了年纪,最喜欢看到的,还是生命的延续。

    不过这种事情毕竟是私事,王翦最多也就督促一下赵彻,赵彻如今已经十五岁了,人高马大的,属实是不太用担心赵彻沉迷美色弄坏身子。

    最起码,在赵彻有孩子之前,他沉溺美色是没有任何错误的。

    因为生育后代,在古代本就是重中之重。

    “陛下至,噤声!行礼!”

    还在思索之中,默浑厚的声音传来。

    朝堂瞬间变得肃静起来。群臣躬身行礼!

    始皇帝自一侧走出,冠冕之下,叫人分不清神情。

    始皇帝安然坐下以后,这才开口。

    “众卿平身!”

    百官这才起身站定!

    “自商之始,自周而起……”始皇帝环08视群臣以后开口。

    始皇帝的话锋就是荐官制度。

    开场话说的也比较言简意赅。

    大概意思就是,从商朝开始,直到周朝,都在采用荐官制度。

    从商朝的心照不宣,到周朝成为一个具体制度,荐官制度催生了很多人才。

    然而到了战国,六国不能用其才,反而是秦国重用了很多出身贫寒的士子。

    秦国君主贤明是一方面,而荐官制度的落后导致六国君主无法人尽其用也是主要原因。

    如今大秦一统天下,开天下之先河,因为荐官制度,天底下多少人才而不能重用?

    这是始皇帝开场话的大概意思,无非就是引经据典,说了一下荐官制度的问题所在,然后让大家针对荐官制度的缺点,说说有没有什么办法改进。

    其实说白了就是抛出来一个话头引出来科举制度。

    大朝会这种重要的事情,都是事先排练好的,最起码赵彻乃至于三公九卿,大家都心知肚明。

    给荐官制度补足缺点?咱们no。

    直接换成科举制度,才是正确答案。

    在场众人都清楚潜规则,他们虽然不知道始皇帝为什么这么说,但是心里清楚三公九卿都是知情者。

    大部分官员只是走个过场,然后按照排练好的剧情增加一些节目效果罢了。

    当然,大朝会嘛,你自然可以畅所欲言,但是如果当真,那就真成了一个笑话。

    按照流程,这个时候就该赵彻出场,直接抛出科举制度,赵彻也确实打算这么干,但是有人比赵彻更快。

    “陛下!臣斗胆有奏!”

    一个官员躬身!

    始皇帝面无表情,只是点头。

    “奏!”

    官员出列站定。

    “陛下之言,确有其事!

    自秦孝公起……”

    这官员是个聪明人,先是赞同了始皇帝的说法,说这荐官制度确实有问题。

    自很久之前开始,六国就因为君主无能而放任人才流失。

    反而是君贤臣明的大秦能够任用人才。

    尔后……

    话题一转,便说道,该如何让君王更加贤明,让臣子更加清廉上面。

    其实说白了就是对荐官制度只字不提,不提制度缺陷,说起来了人为因素。

    政治,只要涉及个人操养那都是瞎扯淡。

    要是人人个人素质都直接拉满,那还要什么制度?那就是人人皆圣贤,天下皆太平。

    同理,避开荐官制度的制度缺陷不提,反而提出约束臣子和君王的个人操守那也纯粹是瞎扯淡。

    政治生物能有什么操守?

    满朝文武不敢滥用荐官制度,说白了那是始皇帝龙威太甚。

    事实上哪怕是始皇帝,也无法避免地方政府因为荐官制度而陷入勾连**的状态。

    历史上恒楚一个盗匪余孽,能够横行大泽多年。

    张良官道刺杀改头换面以后可以成功存活。

    项家可以明目张胆的训练子弟兵。

    这些无疑都是在证明大秦地方政府的腐烂和落后。

    也就是关中这里,始皇帝的统治才能够真正意义的拉满。

    始皇帝……并没有表态,只是在那人说完以后开口让他回去。

    有愣头青出场,在场诸人都有所异动。

    王綰和冯去疾事先安排好的人马轮番出场。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