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二百零四章 李信和赵彻的凡尔赛!
这种东西怎么说呢?
说白了……大秦立国就是打戎狄立国,从犬戎手里抢过来大量地盘才得以建立关中!
更不用提战国七国,每个国家都有对外族的优势胜利。
匈奴?匈奴算个什么~东西?
当初南越兵败虽然让朝堂中人吸取了教训,但是天朝上国的优-越感还是有的。
所以攻克匈奴的含金量没有想象中-的大。
李信为何赞同赵彻充满了风险的作战计划?
说白了还是为了含金量!
始皇帝摆明了要为赵彻塑造金身!
倘若赵彻只是安安稳稳待在陇西,挂名一个上将军,然后啥事不干,李信和蒙恬相互配合,十年之内拿下河西走廊不是问题。
蒙恬和李信也愿意把功劳送给赵彻。
可是天底下不是没有明白人!
人们是能够看清楚赵彻的军功是怎么来的。
倘若赵彻在陇西按部就班,凭借大秦的后勤和兵力夺下河西走廊。
这种胜利一般来说对于大秦是超负荷的。
赵彻就算有功,金身依旧不稳!
胜利!唯有大胜!唯有全面胜利,唯有碾压性的胜利,才能够让赵彻勇冠三军冠绝天下!
王翦灭楚居功甚伟,未尝没有之前李信在楚国失利的铺垫。
世界就是如此,大部分人并不会计较对方的真实实力以及你在战斗过程中究竟耗费了多少心血!
在天下人眼中,匈奴,就是比不上中原七国任何一个!
那赵彻唯有拿出来全面碾压的战绩来服众!
所以……李信通过了赵彻充满风险的作战计划!
甚至就算王离不说,李信本身就是打算和赵彻一块行动的。
自己,是赵彻的老师!
尽管只有一个月!
而始皇帝也对赵彻倾注了心血!
就算这个计划充满了风险,李信也要帮赵彻抗下来这份风险。
他已经愧对过始皇帝,让始皇帝失望了很多次,他不想再看到始皇帝的失望。
蒙恬,尽管是上将军,但其实在这件事上是没有太多建议的权利的。
虎符现在在李信手里,而且蒙恬也信服李信,更不用提扶苏都曾开口不准干涉李信的计划。
尽管小公子兵行险招,蒙恬也只能全盘接受。
作战计划敲定,整个陇西开始有条不紊的动了起来!
蒙恬需要调动陇西三十万大军,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大军调动,从来都不是说动就动。
抛开后勤谈战争那是耍流氓,这不是游戏,三十万人的集体调动,需要筹备许久,并且还要有完善的计划!
人多势众的前提是你能够统帅好这么多人!
要不然为何赵光义兵力装备兵员素质全面优势反而驴车漂移?
要不然为何会有土木堡之变?
大军集结调动,哪怕你理论上占据了全面优势,稍有不慎,依旧可能满盘皆输。
这是古代,兵力调动信息传递是有时效性的。
而李信和赵彻,也在简单休息了一天以后带着羽林赶往对匈奴前线。
前线有李信布置的将近六万兵马!
其中分为骑兵一万。
步骑混个五万。
铁浮屠作为特殊作战单位,虽然只有七百多人,但是享有单独编制和军需供给。
赵彻的羽林第一时间被编入铁浮屠当中。
羽林本身一人五马,轻甲重甲都有。
在李信的主导下,陇西这边是不缺轻骑兵的,而对战场具有极大主导作用的铁浮屠反而不足。
羽林本身自带铁浮屠重甲,而且经历过赵彻的训练,可以第一时间进入。
当然,理论上来说,羽林最强的地方在于每个人都是熟读兵书的储备军官。
最好发挥羽林作用的反而是将羽林打散放进整个陇西的基层军官之中。
这样陇西基层军官素质可以直接翻个几倍。
但是很显然,大秦以军功立国,羽林本身是没有军功的,哪怕素质再高,也得老老实实立功。
而因为师徒俩一个在前线,一个以前在咸阳,虽然都训练了铁浮屠,但是作战方式多少有些参差。
所以羽林还要和陇西这几百久经战阵的铁浮屠磨合一段时间。
羽林的加入很明显极大程度的拉高了前线六万兵马的战斗力。
匈奴的生产模式决定他们根本无法解决铁浮屠。
陌刀?重步兵?车弩?
很显然,这些对抗重骑兵的东西匈奴一个都弄不出来。
0
一千多羽林就是一千多现成的铁浮屠,而且羽林一人五马,是可以自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