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等着!”
李信转身回到屋子,从屋里面捧出来几个竹筒递给赵彻。
《李牧兵书》
赵彻翻开竹筒,看到当头的四个大字有些愕然。
这个时代兵法向来都是不传之秘,李牧的家传兵法怎么会到了李信的手里?
赵彻目光带着疑惑看向李信,李信却笑了一下。
“算起来,李牧是我的叔叔。”李信开口说道。
李信的爷爷李崇,与李牧的父亲李玑是亲兄弟。
赵彻愕然……
“要不然你以为我凭什么从一个市井之徒屡立战功?”李信眼中带着感慨。
赵彻默然……
他还真不知道李信和李牧有这一层关系在,不过仔细想想又很合理。
李信的打法和李牧的打法多有类似,二人都在这个没有成建制的骑兵的时代,极其擅长骑兵突袭转进。
李牧是因为赵国比邻匈奴,故多用骑兵,有着他人不能比拟的经验优势。
可是李信生在秦国,秦国更重权谋,没道理李信出身秦国却学了一套极其类似李牧的战法。
不过二人若有亲戚关系那就说的通了。
李牧当然不可能跑到秦国来教导李信,但是作为宗族后裔,赠一本兵书心得倒是无妨。
“看吧,看完跟我说学到了多少。”李信只是伸了伸手,示意赵彻开始读书。
赵彻点头,翻开兵书!
其中记载了李牧对匈奴人的作战心得,并且提出了匈奴人的作战优势,以及利用骑兵优势在中原战场上如何寻找机会,快速奔袭。
其中介绍并不详细,字数其实也不是很多,看得出来这更像是李牧的一种随笔,甚至其中一些只能说是李牧的猜想,因为李牧直到临死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开出来成建制的骑兵。
一个竹筒读完,赵彻打开下一个竹筒,却发现李牧的兵法到此为止。
后面的是李信的感悟和记录。
其中李信否定了一些李牧的作战思路,并且提出了完全成建制骑兵的单独作战想法。
甚至还提出了重骑兵,轻骑兵,轻重混合骑兵兵种。
只不过受限于没有马蹬马鞍,这个思路并没有写多少,因为在没有马蹬马鞍的时代,玩轻重骑兵混合,压根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而李信的感悟和记录相比较于李牧的兵书更加详尽。
如果说李牧的兵书更像是随笔记录,那么李信后面的记录和论证已经完全可以作为一本真正的兵书。
其中李信详细整理了李牧的所有战略战术,并且提出了战场中稍纵即逝的几种形势。
兵形势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在战场之上利用敏锐的目光捕捉到对方的漏洞。
如果说兵权谋是盾,兵形势就是矛!
若不漏破绽,则可稳步获胜。
但只要漏出一分破绽,就会被对方抓住机会撕开伤口,并且完成绝地反击。
这也是兵形势大家极其擅长打出近乎奇迹的战争的主要原因。
面对真正的兵形势大家,你仅仅是全方面占据大优势是不够的。
你人多,后勤充足,士卒精锐,这是你的优势,但不是你的胜势。
兵权谋准确点说是四系兼修。
初级入门的情侣下,兵形势基本上对兵权谋是带有碾压结果的。
中级情况下,兵形势依旧是最有可能胜利的那一方。
唯有到了真正的巅峰,登峰造极之时,兵权谋大家可以顾虑全局,没有一丝一毫破绽,方能百战百胜。
所以顶级对决,基本上赢得都是权谋大家。
但是虐菜或者中高级较量,兵形势大家是个中好手。
李信的感悟和记录之中,写下了很多洞悉对方致命缺点弱点的方法和应对策略。
赵彻一字一句看完,心中略有疑惑。
“有不懂的地方?”李信笑着问到。
“为何你和李牧讲的都是如何洞悉贯穿对方的漏洞?”赵彻问到。
“因为对方没有漏洞你就输了。”李信带着反问的语气看向赵彻。
“那你和王老将军谁更强?”赵彻接着问到。
“他!”李信没有任何犹豫的回答。
但是赵彻很明显看出了李信略有一丝不甘。
赵彻也没说话,只是直勾勾的盯着李信。
“战场上我赢,纵观全局我输。”李信沉默良久,最终开口。
赵彻没有再不识趣的继续问下去。
在李信这里学习兵法和王翦那里学习兵法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王翦是恨不得掰开了揉碎了把各种各样的知识都灌输到赵彻的脑海,知识量极为庞大,可是每多学一点都能感受其中用处,感觉获得提升。
可是李信的教学是听完感觉一头雾水,他的兵书看完以后只有一种乱七八糟的感觉。浑然找不到头绪。
“看不明白?”李信问了一句。
赵彻老实的点了点头。
李信笑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