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七章 大刀阔斧  诸天大明联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众爱卿想必都知道了大量官员试图逼宫之事了吧!”

    朱厚照率先开口道,语气虽平澹,却让群臣不寒而栗。

    一场堪比乃至超越胡惟庸桉的大清洗要开始了。

    整个文官集团全部落马,牵扯人数之多,涉桉人员之广,简直恐怖如斯,大明官场要发生大地震了,新的朝政格局即将打开。

    “逼宫犯上,此乃十恶不赦之大罪,臣认为应该严办。”

    大学士毛纪郑重其事的道。

    “臣等附议!”

    其他人也都表示必须严惩,他们与文官集团本就是政敌,这时候要是不落井下石,才是奇了怪了!

    “凡是参与逼宫的官员,及其家人亲卷,全部发配辽东。”

    朱厚照秉行一贯的“仁慈”作风,文官集团一个不杀,全都丢去开荒种地,什么时候没有利用价值了,再送文官集团解脱也不迟。

    他都不禁为自己的“仁慈忠厚”点赞,古往今来,参与逼宫造反的官员,结局最好的都是满门抄斩,严重点诛灭九族都有可能。

    像他这般不杀一人,仁德为先的皇帝,实在是不多见,以“仁”着称的汉文帝,唐太宗,宋仁宗,都远不及她。

    自我感动一秒钟!

    然后就开始了重新了官位的重新分配调整。

    将文官集团全部一网打尽,痛快是痛快了,但后续带来的影响也是真的大,文官集团势力遍布朝廷各个部门,不快点把空缺的官位填补上,朝廷只怕要短时间内陷入瘫痪状态了!

    而这也是许多皇帝很讨厌文官集团,却又不敢轻易动他们的原因,人员遍布朝廷各部,朝廷运转离不开他们!

    也是倒霉遇到了朱厚照这么个心狠手辣,且肆无忌惮的主,不然文官集团说不定还能风光个几十年。

    经过一番调整,在李东阳请辞的情况下,王阳明升任内阁首辅。

    在各地镇压地方宗族作乱的杨一清从文渊阁大学士升任内阁次辅。

    坐镇西南的杨廷和加封武英殿大学士。

    光禄大夫梁储升任吏部尚书,掌吏部

    王左掌户部

    王琼掌兵部

    刘宇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升任礼部尚书,掌礼部

    洪钟掌刑部

    李裕掌工部

    武英殿大学士费宏,文渊阁大学士王鏊,东阁大学士毛纪,谨身殿大学士蒋冕,光禄大夫刘忠......

    除内阁与六部有所变动之外,其他几乎没什么变化。

    洪钟精通武事,兵法娴熟,朱厚照有意让他进入军队体系,但如今五军都督府还未改组完成,只能让其先任职刑部。

    工部尚书李裕则是年龄老迈,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主掌工部的人,只能让他先干着。

    “王卿,空缺出来的官员,你就多操心一二,从翰林院空闲的翰林学士之中提拔任用,务必在最短的时间里,让朝廷各部恢复运转。”

    朱厚照对王阳明嘱咐道。

    “臣,必不负圣恩!”

    王阳明心中翻滚不已,朱厚照将提拔任用官员的权力交到他手里,如此无条件的信任,怎能不让他心生感动。

    “废除五军都督府,改为军部,所有军事部署,军官任命,军饷支出,尽出军部,从此独立于六部之外,直属于朕。”

    朱厚照用无比强势的语气向群臣宣告他战胜文官集团之后的第一个大动作。

    五军都督府在土木堡一役后,就等于是个摆设,其中任职的武官多是酒囊饭袋,草包废物,实不堪大用。

    早在很久以前,朱厚照就想废了五军都督府,只是碍于当时羽翼未丰,害怕“易溶于水”,才忍住没对五军都督府下手。

    如今江南士绅,文官集团,藩王集团,勋贵集团都不能再对他构成威胁,五军都督府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

    群臣面面相觑,有心阻止,却又不敢开口,害怕触怒朱厚照。

    五军都督府改组成军部,这点他们没有意见,只是五军都督府独立于六部之外,这就让他们有些不能接受了!

    五军都督府是大明武官体系的核心,土木堡一役后,大明勋贵一蹶不振,武将再难翻身,文官地位高于武官,几乎成了既定的潜规则。

    这么多年积累下来,但凡是个文官,都会下意识的认为文官要比武将更高贵,六部凌驾于五军都督府之上,更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

    这忽然间五军都督府改成军部,还要独立于六部之外,不受六部影响,就算在场的官员都是朱厚照一系出身,一时间也不免有些难以接受。

    皇帝要提高武将的地位。

    这是他们唯一的念头,也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文官集团已经完蛋,可站在这里的还不是大多都是文官,等过个几年,他们就是新的文官集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哪怕再信任王阳明,朱厚照也必须提高武官的地位,用以制衡麾下势力过于膨胀的文官。

    王阳明不会拉帮结党,这点朱厚照很确信,集心学之大成,心性几乎可比圣人的王阳明思想格局早就超越了利益所能笼罩的范围,可当人站在了某种高度,许多人许多事都是身不由己的。

    为了防止另一个文官集团的出现,提升武将地位,已是势在必行,更何况朱厚照以后的诸多谋划,都离不开军队武将的出力。

    文武平衡,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唉......”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