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莫入,辛辣食物一概忌口……”
“最关键的一点,伯父所用碗快,每日需要用滚水煮过以后方可使用,伯父所用的碗快和器具,需要单独存放,伯母和两位哥哥,切莫使用伯父用过的碗快和器具……”
“为了安全起见,即日起,就闭门谢客吧……”
李根神色郑重的叮嘱一番,杜如晦和夫人,以及杜构,杜荷都频频点头,彻底记在心里。
“杜伯伯,以后每日晚辈会让人,送这些食疗之物过来,杜伯伯吉人天相,为大唐可谓是呕心沥血,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李根起身告辞,和父母一起离开杜府。
杜如晦坚持想送,被李根微笑着谢绝了。
杜构和杜荷,代表父亲,将众人送到府外。
李根怀抱弟弟,和父母一起登上马车,离开了杜府,往安善坊而去。
回到安善坊的府邸,宵禁的鼓声尚未响起。
李根思虑再三,决定还是返回庄园。
如此,明日一大早,便可立即赶会学院里面。
李世民闻言甚是欣慰,自己这儿子,一心都用在为他培养人才上。
第二日一大早,李根策马扬鞭,直奔终南山而去。
来到学院,回到房间,看到乐乐和武曌,将食盒递了过去。
两个小丫头,最喜欢啃凉的猪蹄,说这样才劲道,有有嚼头。
果然,打开食盒一看,两个丫头,立即一人一个,美滋滋的抱住猪蹄啃了起来。
李根微笑着,离开房间,前方学堂授课!
………
一个月后。
杜荷再次策马奔腾而来。
“七弟,父亲身体状况大好,如今半夜里已经不咳嗽了。”
“气色恢复了正常,身体也有了力气。”
李根看着一脸喜悦之色的杜荷,心里也非常开心。
只要杜伯伯无恙,自己这位结拜大哥,就不会轻易站队到太子李承乾一方。
也不会导致杜府最后的惨剧发生。
历史都是靠人来改变的,此言果然甚有道理。
“七弟,父亲不想继续在家调养,执意要参加朝会,母亲不放心,所以让我来问问七弟的意思。”
“大哥。杜伯伯关心国事政务,实乃百官之典范。不过还是身体要紧,若是杜伯伯执意上朝,不如先让太医署的太医诊断一番,看看伯父具体恢复的如何……”
杜荷返回长安城,和哥哥杜构一起,去了一趟太医署。
自然这是经过李世民允许过的。
太医署太医前脚踏足杜府,李世民后脚便赶到了。
李世民更是日夜牵挂杜如晦的身体康复情况。
也想看看,自己的儿子,不用药材,到底能否让杜如晦,彻底康复过来。
太医署为了稳妥起见,此次来了三名太医,包括孙思邈的徒弟,高太医都随同而来。
一番仔细的检查过后,三位太医,齐齐目瞪口呆。
没天理啊?
让他们束手无策的顽疾,竟然不治而愈了?
因为整个杜府,都闻不到,哪怕是一点点草药的味道。
“恭喜杜相,您的身体已无大恙,眼下看来,与常人无异!”
李世民的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杜如晦,则欣喜的,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陛下,臣,明日一早便参加朝会……”
喜极而泣的杜如晦,激动的开口说道。
“克明,不着急。再好生休养数日,朕,日夜期盼着克明能早日康复啊……”
李世民紧握杜如晦的手,眼里也有喜悦的泪花在闪烁。
第二日一大早。
李世民身着黄色龙袍,神采奕奕的往显德殿而去。
接受完百官的叩拜后,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
“众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只要不是休沐日,这样的对白,每日都会在显德殿上演。
“众卿,今日朕告诉众卿一个好消息。”
“克明的身体已无大恙,昨日太医署的高太医等人,经过仔细诊断,确定无疑,克明现如今的身体,除了还有些许虚弱以外,已和常人无异。”
“克明,昨日恳求今日便参加朝会,被朕婉拒了,朕以为,应该再让他好好休息一些时日。”
李世民话音落地,满朝文武齐齐目瞪口呆。
要知道,就在一个多月前,陛下曾经率领文武百官,一起去探望杜如晦。
当时太医署的太医,已经明确表态,无力回天了。
可是?
这咋回事?
这一个月,究竟又发生了什么?
不过,百官们在震惊过后,绝大多数还是为杜如晦感到高兴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