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五章 少年张苍【跪求订阅月票鲜花】  大秦:我!无双皇子,镇守长城十八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二百零五章 少年张苍【跪求订阅月票鲜花】

    嬴长缨知道,秦朝的启蒙书籍是《爱历篇》,是教导所有人读书识字的基本教材。

    在之前,《爱历篇》都是由赵高编撰所著。

    赵高虽是奸佞小人,但他确实是有真本事的。

    只是如今随着秦纸的推广,朝廷似乎不满足较为简单的《爱历篇》作为启蒙书籍。

    读书认字,《爱历篇》绰绰有余,但却少了些内涵,于是始皇召集大臣一起商量。

    朝堂上,大约十几人。

    当嬴长缨走进来的时候,突然安静下来。

    嬴长缨略微一扫视,发现今日朝堂上的官员似乎有些不一样。

    以文官居多,武勋也只有王贲老将军一人。

    这时候,一双双眼睛朝嬴长缨扫过来,神情各异。

    王绾,是众人当中最长着。

    他今年五十多岁,相貌清癯,头发花白。

    一袭黑色玄衣跪坐于榻上,神情肃穆。

    看到嬴长缨进来后,王绾的脸上挤出一丝笑意,他并未起身,而是朝着嬴长缨一拱手。

    看似神态似乎有些倨傲。

    但嬴长缨却知道,王绾并不是故意如此。

    这个老头其实不是一个很懂得人情世故的人。

    别看他曾经当过大秦丞相。但实际上,他在交际一道几乎空白,更不懂得察言观色,昔日在朝堂上便040树敌众多。

    况且,若不是他这种性格,历史上的他也不会触怒始皇,最终落得个罢官的下场。

    现在的王绾醉心学问,对于俗世的人情世故,更加不甚在意了。

    “公子,何故来迟?”

    这话也就王绾说的出口了,好在嬴长缨也不在意。

    “哦,家中琐事繁杂,诸君勿怪。”

    嬴长缨坐下之后,朝着在座的群臣一一拱手。

    这些大臣大多是御史官衔,别的本事没有,但论起才学,算是大秦最精英的一小撮人。

    嬴长缨目光扫过众人,却突然落在人群中,发现一个面色白净的少年。

    他坐在末尾,但神态却显得有些倨傲。

    看年纪,大概在十八九岁的模样。

    生的倒是极好,仪表堂堂,大约七尺身高,体格略显丰胖,皮肤极为白皙。

    只是看起来明明年龄不大,却故意直腰挺胸,装作稳重。

    嬴长缨眼神一动,认出了少年的身份。

    这是御史张苍。

    按理说,以张苍的身份,以往是很难进入大秦的权力中心,也就不会进入嬴长缨的视线。

    但张苍的身体特征实在太过于明显,让人不认得他都不行。

    张苍也是大秦最年轻的一个御史。

    如果嬴长缨不知道他的底细,还以为这只是一个恃才傲物的年轻人而已,算不得什么。

    但二世为人,他比谁都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才华,有多么惊人。

    历史上的张苍极为喜爱地理书籍及历法音律等等。

    秦朝担任御史,主管全天下的书籍文件。

    后来因为得罪秦二世而出逃,投靠了刘邦。

    刘邦在攻取城邑路过阳武时,张苍便以宾客的身份追随他一同攻打南阳。

    但又因为直言犯上被刘邦判处腰斩刑,当他解开衣服守刑之时。

    众人惊奇的发现他不仅身材高大,而且皮肤白皙,体态丰腴竟如葫芦一样。

    刘邦的好兄弟王陵看到这一幕,对张苍甚是惊奇,于是就向刘邦求情,最终赦免了张苍。

    救命之恩,张苍也是牢牢记在心中。

    直到后来张苍建功立业,甚至封了侯,当了丞相之后,也不知不忘初心,以父事王陵夫妇。

    称得上知恩图报。

    后来,张苍一直跟随刘邦攻城略地。

    期间张苍被刘邦任命为常山郡守,协助韩信进攻赵地,并俘虏了陈余。

    有了战功,张苍便顺理成章的被升任为赵地的代相,负责守卫北方边境。

    不久,又升为赵王亟相,先后辅佐张耳,张敖治理百姓。

    后又因边关需要,改 任代王丞相。

    直到公元前202年,燕王臧荼蓄意谋反,刘邦带着大军前去围剿,张苍便以代王丞相的身份助战,期间多次立功。

    他的才能才开始被刘邦看重。

    燕王臧荼覆灭之后,刘邦论功行赏,张苍被封为北平侯,领食邑1200户。

    再到后来,张苍便进入了大汉中枢,以列侯的身份参加以萧何为首的亟相府的工作。

    在他的协助下,制定一整套相应的制度以使大汉政权步入正常运行。

    萧何制法令,韩信拟军法,叔孙通定礼仪。

    而张苍,便以他毕生所学主持统一度量衡程式与制定历法的两项工作。

    汉承秦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