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一章 汉夷  争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雍凉都督嫁女,当然与普通百姓不一样。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周之六礼,然后才是拜堂成亲。

    繁琐异常。

    结亲肯定会在升任护羌校尉之后。

    朝廷的任命还没下来,杨峥也不急于一时,只不过连未婚妻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感觉有一只猫爪在心里挠啊挠的。

    在长安待了三四天,也没见到夏侯玄的女儿。

    但朝廷的任命也下来了。

    夏侯霸为秦州刺史,郭遁为陇西太守,杨峥为护羌校尉。

    金城太守张就辞世,朝廷念其父子二代镇守西州,讨灭塞外胡阿毕师之功,封其子张斅为金城太守。

    留在长安也没什么意思。

    杨峥遂向夏侯玄告辞。

    婚配之事,有夏侯霸与夏侯玄操办就行。

    外敌虽然肃清,但内敌还在虎视眈眈。

    郭淮还在陇西。

    刚出长安没二十里,背后一骑绝尘而来,翻身下马,拜在杨峥马前。

    “属下杜预拜见将军!”

    以杜预的家世,其实用不着行此大礼。

    心知他是在明上下之礼。

    “元凯?”杨峥赶紧下马,扶起杜预,“你何以会在长安?”

    本以为他在河北,或者被廷尉捉拿了。

    杜预拱手道:“属下其实一直被夏侯都督庇护,昨日朝廷的赦免令下达,预才敢露面。”

    “原来如此,不知杜使君……”

    “家父已被削职为民,尚无大碍。”杜预眼神难免有些落寞。

    “元凯节哀。”杨峥安慰道。

    杜预却笑道:“此番遭人陷害,杜氏能保命,已大为不易,父亲一向忠直,不知惜身,以如今朝中形势,削职为民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元凯倒是豁达之人。”

    二人上马,连辔而谈。

    “秦州三郡被羌胡毁弃,将军任重而道远。”杜预比杨峥还关心西北局势。

    杨峥不假思索道:“大乱方有大治,西平土地肥沃,物产丰足,民风彪悍,不需二三年,便可一扫倾颓之气。”

    杜预望着杨峥,似乎不知他的底气从何而来,“将军非常人可比,不过西平人口凋敝……”

    杨峥瞥了他一眼,“难道羌人胡人就不能为我所用?”

    “羌人尚可一用,多年来仰慕中土风化,只是胡人非我族种,其心必异。”

    “圣人云有教无类,能教化者,为吾民,不能教化者,为吾敌!”杨峥也不藏着捏着。

    今天不露两手,肯定得不到他的真心拥护。

    杜预神色一动,“此策的确可缓解西平困境,只是时日一长,恐秦州沦于腥膻之地。”

    这就是传统士大夫的局限了。

    西北汉民稀少,羌胡众多。

    不借他们的力,难道要与他们对抗吗?

    杨峥唯一比杜预强的地方,在于知道历史的大势。

    胡人一波一波的迁徙。

    鲜卑、匈奴、羌人不断壮大。

    天下三分,短时间内看不到统一的迹象。

    而曹魏已现出颓势,疯狂内卷。

    士族门阀壮大,国家虚弱。

    正是需要新鲜血液的时候。

    主动引导诸夷融入,总比五华乱华要好吧?

    杨峥笑道:“不行此策,西北就不会沦于腥膻之地吗?”

    杜预也是关中子弟,自然能看见羌氐匈奴鲜卑越来越壮大,而汉民不断东迁。

    不过此时的杜预还是一书生,一时片刻接受不了。

    “西北沦不沦于腥膻之地,不正是取决你们这些读书人吗?圣人有云,夷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秦国吞并义渠羌部,这些义渠人、羌人,不也是当年的秦人吗?”

    华夏以文化论族群,而不是以血统论族群。

    杜预一怔,嘴中喃喃自语:“夷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夷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杨峥心中暗笑,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了。

    随便在网上拾些牙慧,拿到这个时代,就是金玉良言了。

    也并非杜预不知道这些,只是三国尚未统一,士大夫群体忙着内卷,没有闲暇睁眼看看周边。

    片刻之后,杜预冲杨峥拱手,“将军大才!”

    杨峥哈哈大笑,“元凯谬赞,你我虽是上下,但情同手足,今后唤我兴云即可。”

    “这如何使得?”

    “元凯若是见外,就是看不起我了?”杨峥笑道。

    有这么一尊大神在身边,还不知道拉拢,杨峥白混这么多年。

    再说天天将军将军叫唤的人,也未必真把自己当回事。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杜家虽然没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