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五十六章 草原  争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关东被上上下下清理了一遍。鄌
    为太学毕业的士子提供了大量空缺,很多人已经坐了多年的冷板凳。
    退役的将士也有了容身之地。
    此次清查关东,对大秦而言无异于一场手术,清理了腐坏的病体,让整个国家更加健康起来。
    整个关东的真实家底也出来了,两亿三千七百六十八万亩,人口二百七十三万户,一千五百万左右。
    这个数据与历史上昙花一现的泰康盛世基本吻合。
    加上关中、蜀中、西域、江东的人口、田地,大秦人口在两千四百万左右,耕地面积在四亿亩上下。
    知道多少人口就能准确的收多少税,知道多少耕田,就能收多少赋,国家才能正常而健康的运行。鄌
    当然,现在的大秦比历史上的西晋疆域大多了。
    实际控制辽东、南疆、漠南。
    丝绸之路沿线的重地,也基本捏在手中,还增加了大宛盆地、七河流域、河中等富饶地区。
    反而显得这些人口有些单薄了。
    正是因为人口不足,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原、关中等黄河流域,南方的长江流域开发不完全,主要集中在江淮、荆襄二地,以及更南方的交趾。
    土地开发杨峥倒是不急,总要为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四亿多亩耕田,加上草原上的牧场,足够大秦现在的人口吃喝了。鄌
    杨旭上书请求继续清查整个江东。
    他身边带着三万多中军精锐,江东还有王濬配合,问题应该不大。
    统一天下后,杨峥对江东其实没怎么关注,也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人口土地都是按吴国典籍中的数据计算。
    以吴国朝廷的乌烟瘴气,士族豪强都快上房揭瓦了,数据中有多少水分可想而知。
    杨峥遂回信,让杨旭放手去做。
    只有见到最真实的大秦,将来才能更好的治理。
    杨峥的心思放在牧场上。鄌
    后世漠南逐渐沙漠化,一个重大原因就是过度放牧,羊多了,草就少了。
    历史上的河南地,在秦汉时代还是匈奴的肥沃草原。
    赫连勃勃被此地的青山秀水迷住了,征夫十万,六年劳作,耗资亿万,建了一座统万城。
    但到了中唐,因迁入太多的党项人,过度放牧,逐渐变成了沙漠。
    漠南也是如此。
    阴山以北,大漠连天,也是因为匈奴人、鲜卑人过度放牧导致。
    好在这个时代沙漠化并不是很严重。鄌
    很多河流也没有干涸。
    在与三省的官员商议之后,决定采取与当年檀石槐相同的策略,将漠南分成五部。
    一来将草原打碎,便于管理,防止诸部兴起,二来,采取轮牧制度,让草原得到修养。
    金山山脉为设金山府,居延与燕然山之间的草原设为燕然府,贺兰山至代郡以北的草原设为漠南府,上谷郡至大鲜卑山以西设为兴安府,改大鲜卑山为大兴安山,大兴安山以北以东的草原设为松漠府。
    每府驻扎一千精锐骑兵,五千牧骑,再分四到五个牧场。
    将整个草原打散,避免出现强大部族。
    凡是不再大秦户籍之上的部族,可随意征讨之。鄌
    任何一个部族人口达到五千帐,强制迁徙一半至内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个部族的贵人子弟,需在太学留学三年,杨峥为了他们准备了一屋子的四书五经儒家经典,以及佛经道藏,鼓励他们出家为僧为道,不想出家,就学儒。
    当然,草原实在太大了。
    现在的大秦能控制的区域也就燕然山和姑衍山以南的地区,更北更西的地区还覆盖不到。
    即便能短暂的占领,却无法长期控制。
    连鲜卑、匈奴裔的秦人都适应不了那里的苦寒和恶劣的环境。
    任何事都讲究性价比。鄌
    强制在那些地区筑城,很可能几十年后,漠北的野生部族接触到华夏文明的火光,成为他们的兴起之地。
    贪多嚼不烂,大秦的土地已经足够多了。
    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实在无法控制那么远的地方。
    所以杨峥只能在人心上做文章。
    鼓励高僧、大儒、道人入大漠,教化诸部,在草原上修建佛寺、道馆、儒庙,宣义司也是各种造势。
    即便后世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也有大片大片的人被西方舆论忽悠瘸了,更何况是这个时代?
    大秦可以说是历代王朝中,对草原部族最温和的了。鄌
    一般情况下,能不动刀子就尽量不动刀。
    还积极的接纳他们,奴隶、待归、治民,一条龙服务,熬个十几年,就能成为秦人。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